陰山戰合胡天黑,漢兵大呼單于北。邊秋日落五原屯,磧火夜連千灶食。
驃騎橫戈拂鐵衣,悲風黃草白榆飛。渡河鳥陣旌旗伏,臥壁龍沙鼓角希。
征人馬上援枯骨,滿地清霜刁斗發。朔氣遙傳瀚海云,寒聲亂動輪臺月。
掩笳驕雛聽垂泣,按劍材官怒指發。宮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節凋幽窟。
誰能絕漠靖邊氛,哀響如今不可聞。六郡少年思轉斗,摐金猶憶李將軍。
刁斗篇。明代。李攀龍。 陰山戰合胡天黑,漢兵大呼單于北。邊秋日落五原屯,磧火夜連千灶食。驃騎橫戈拂鐵衣,悲風黃草白榆飛。渡河鳥陣旌旗伏,臥壁龍沙鼓角希。征人馬上援枯骨,滿地清霜刁斗發。朔氣遙傳瀚海云,寒聲亂動輪臺月。掩笳驕雛聽垂泣,按劍材官怒指發。宮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節凋幽窟。誰能絕漠靖邊氛,哀響如今不可聞。六郡少年思轉斗,摐金猶憶李將軍。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李攀龍。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感懷有詠。。陳振家。 大乖時命一吟徒,自繪丘山小隱圖。喬木環遮天似蓋,清溪斜繞水成弧。鋁鍋可煮三餐飯,茅舍能容六尺軀。塵外悠悠消歲月,者番不學杞人愚。
夏夕戲作艷曲。明代。韓上桂。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歸偶成。元代。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景州城外。。俞得鯉。 曲路重關小有天,招招酒旆解留仙。荒城古塔凌霄漢,古樹層臺薄晚煙。燈火前街人似沸,雞聲寒店夜如年。千般總是征途味,留得霜華到鬢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