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郎住在雙江口,家養鸕鶿十八九。唱歌打槳落長潭,大魚上船小魚走。
四時坐計水中央,百藝何如網罟強。巖上拾薪巖下宿,不識耕桑衣食足。
回頭萬事等浮萍,云白山青沙草綠。短蓑開合幾晴陰,閒來沽酒杏花村。
載歌一曲滄浪晚,棹入煙波何處尋。
漁郎謠。明代。周是修。 漁郎住在雙江口,家養鸕鶿十八九。唱歌打槳落長潭,大魚上船小魚走。四時坐計水中央,百藝何如網罟強。巖上拾薪巖下宿,不識耕桑衣食足。回頭萬事等浮萍,云白山青沙草綠。短蓑開合幾晴陰,閒來沽酒杏花村。載歌一曲滄浪晚,棹入煙波何處尋。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為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為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于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為《觀感錄》。 ...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為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為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于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為《觀感錄》。
李廷臣通判蔡州。宋代。梅堯臣。 來路青青草,隨君去未休。亦將離思遠,還共翠心抽。細藉車輪穩,薰牽野蔓柔。王孫歸不久,冉冉莫經秋。
觀柳道傳太宰留題惠山詩卷。明代。周文孚。 五云樓閣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開。天上神龍行雨去,日邊驄馬踏花來。千年蘭若春余夢,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盡,月明猶照鶴飛回。
樊川。清代。李宗渭。 司勛去已久,零落野人家。一夜杜陵雨,滿村山杏花。鬢絲天共老,歸思客長嗟。蹋草行吟遍,樊川春日斜。
潢上釣魚得四十九枚戲成小詩。清代。李英。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