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西山多,列岑縈左次。繕亭歷三癸,疏趾鄰什寺。
元化隱靈蹤,始君啟高誄。誅榛養翹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掃峰翠。境新耳目換,物遠風煙異。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禪侶欣可庇。
衛法大臣過,佐游群英萃。龍池護清澈,虎節到深邃。
徒想嵊頂期,于今沒遺記。
奉和顏使君真卿與陸處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唐代。皎然。 秋意西山多,列岑縈左次。繕亭歷三癸,疏趾鄰什寺。元化隱靈蹤,始君啟高誄。誅榛養翹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掃峰翠。境新耳目換,物遠風煙異。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禪侶欣可庇。衛法大臣過,佐游群英萃。龍池護清澈,虎節到深邃。徒想嵊頂期,于今沒遺記。
僧皎然(730-799),俗姓謝,字清晝,湖州(浙江吳興)人,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十世孫,唐代著名詩人、茶僧,吳興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存皎然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閑適,語言簡淡。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 ...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謝,字清晝,湖州(浙江吳興)人,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十世孫,唐代著名詩人、茶僧,吳興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存皎然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閑適,語言簡淡。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
過殿卿山房詠牡丹 其一。明代。李攀龍。 相國園亭種牡丹,枝枝風雨怨春寒。主人車馬城中慣,知傍誰家錦障看。
在旅不在家書。宋代。陳宓。 無心覽卷謾舒卷,有念盈懷日往來。十日離家勞夢遠,一行無字強顏開。
送張穆之還鯨山舊居二首 其二。明代。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五。。何絳。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別饒子聞 其三。明代。尹臺。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手衢路旁。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云中鵠,翩翩厲鳴翔。戢羽乍同止,展翮忽一方。欲從不可得,即置終難忘。愿勖崇明德,功業期自揚。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