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說山東相,東萊更毓靈。近分洙泗潤,不了岱宗青。
維岳生申甫,斯文睹日星。芝生饒秀色,玉立映明庭。
弱冠終軍少,三冬曼倩成。汪懷欺漢憲,雅量似遼寧。
文彩云中豹,清修海上?。九流兼獵涉,六籍在參訂。
世識公侯器,人誇宰相形。色言無疾厲,胸次沒畦町。
四世勤供奉,三朝謹侍經。紓徐登相府,洞達見靈扃。
黽勉艱危際,裁成靖難能。剛柔須吐茹,劑量費調停。
定冊終推讓,承恩若戰兢。居成驚寵利,在治念伶俜。
壽域開初度,神都錫百齡。金天授丹箓,紫閣出仙醽。
東海誇桃宴,西王說幔亭。未須辭富貴,長與作儀刑。
奉壽毛閣老六十長律。明代。湛若水。 舊說山東相,東萊更毓靈。近分洙泗潤,不了岱宗青。維岳生申甫,斯文睹日星。芝生饒秀色,玉立映明庭。弱冠終軍少,三冬曼倩成。汪懷欺漢憲,雅量似遼寧。文彩云中豹,清修海上?。九流兼獵涉,六籍在參訂。世識公侯器,人誇宰相形。色言無疾厲,胸次沒畦町。四世勤供奉,三朝謹侍經。紓徐登相府,洞達見靈扃。黽勉艱危際,裁成靖難能。剛柔須吐茹,劑量費調停。定冊終推讓,承恩若戰兢。居成驚寵利,在治念伶俜。壽域開初度,神都錫百齡。金天授丹箓,紫閣出仙醽。東海誇桃宴,西王說幔亭。未須辭富貴,長與作儀刑。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并進”,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并進”,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放言十首。宋代。黃庭堅。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當吾無事時,此豈不我娛。喬木好鳥音,天風韻虛徐。遐心游四海,萬里不須臾。回首古衣冠,荊樊老丘墟。欲付此中意,歸翻蟲蠹書。短生憂不足,此道樂有余。
寄江都路員外。唐代。徐鉉。 吾兄失意在東都,聞說襟懷任所如。已縱乖慵為傲吏,有何關鍵制豪胥。縣齋曉閉多移病,南畝秋荒憶遂初。知道故人相憶否,嵇康不得懶修書。
呈濟之。金朝。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秋夜。宋代。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只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吾歸欲安歸。望秦云蒼憺,蜀山渺渀,楚澤平漪。鴻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獨立蒼茫外,數遍群飛。多少曹苻氣勢,只數舟燥葦,一局枯棋。更元顏何事,花玉困重圍。算眼前、未知誰恃,恃蒼天、終古限華夷。還須念,人謀如舊,天意難知。
八聲甘州·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宋代。魏了翁。 被西風吹不斷新愁。吾歸欲安歸。望秦云蒼憺,蜀山渺渀,楚澤平漪。鴻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獨立蒼茫外,數遍群飛。多少曹苻氣勢,只數舟燥葦,一局枯棋。更元顏何事,花玉困重圍。算眼前、未知誰恃,恃蒼天、終古限華夷。還須念,人謀如舊,天意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