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取椑隨,為待終焉翁。翁年八十一,三萬化日中。
即盡亦已足,無復芥心胸。昨閉煙霞關,慳不與人同。
今歸天堂土,骨肉等蒿蓬。毀譽滿天下,同時并成空。
但恨在生時,所志末由從。為子未盡孝,為臣未盡忠。
致君本無術,為民沒成功。毀方愧瓦合,直行悲途窮。
今則誓長往,聚散大化工。天道尚去來,人理有始終。
何哉失聲哭,慮師迷去蹤。賢者或筑室,送客各西東。
自挽詩。明代。湛若水。 入山取椑隨,為待終焉翁。翁年八十一,三萬化日中。即盡亦已足,無復芥心胸。昨閉煙霞關,慳不與人同。今歸天堂土,骨肉等蒿蓬。毀譽滿天下,同時并成空。但恨在生時,所志末由從。為子未盡孝,為臣未盡忠。致君本無術,為民沒成功。毀方愧瓦合,直行悲途窮。今則誓長往,聚散大化工。天道尚去來,人理有始終。何哉失聲哭,慮師迷去蹤。賢者或筑室,送客各西東。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并進”,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并進”,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為韻作八小詩贈伯永 其二。宋代。周孚。 收駒汧渭間,誰識此老驥。伏櫪我何傷,著鞭渠可畏。
詞變 長相思 其十九 變回本調。。丁澎。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瑤華 感事作。。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煌煌火樹連星,斗朱檻瑤宮,遍試衢陌。螢燈憶雪,開夜戶、不奈寒蟲鳴壁。總歸暮槿,瞬眼過、虛華重歇。更幾番、飲罷摛毫,坐起書生腸絕。
送宋承旨歸覲大母劉太夫人。。薛似宗。 遠沖風雪渡錢塘,欲趁春風到故鄉。百歲報劉知日短,一身許國喜心長。才名磊落傳金馬,旌蓋輝煌出玉堂。豈若他人思陟岵,無憂靡盬不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