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壇上靜焚香,石洞風來夏閣涼。出谷世情暄自暖,橫經(jīng)吾分說偏長。
數(shù)年孔易竟何學,終日回言祇此堂。為語舜徒休孟浪,明明仁義是周行。
書堂講罷示諸生講義。明代。鄭廷鵠。 紫陽壇上靜焚香,石洞風來夏閣涼。出谷世情暄自暖,橫經(jīng)吾分說偏長。數(shù)年孔易竟何學,終日回言祇此堂。為語舜徒休孟浪,明明仁義是周行。
鄭廷鵠,字元侍,號一鵬,瓊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調(diào)儀制郎,升吏科給事中,晉工科左給事,擢江西提學,遷江西參政。以母老乞歸,筑室石湖,著書自娛,累薦不起。祀鄉(xiāng)賢。著有《藿膾集》、《蘭省集》、《掖垣集》、《學臺集》、《石湖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九、清雍正《廣東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等有傳。鄭廷鵠詩,以明陳是集編《溟南詩選》(民國二十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卷二所收鄭詩為底本,參校同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海南叢書》第六冊所收之《石湖遺集》。集外詩附于后。 ...
鄭廷鵠。 鄭廷鵠,字元侍,號一鵬,瓊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調(diào)儀制郎,升吏科給事中,晉工科左給事,擢江西提學,遷江西參政。以母老乞歸,筑室石湖,著書自娛,累薦不起。祀鄉(xiāng)賢。著有《藿膾集》、《蘭省集》、《掖垣集》、《學臺集》、《石湖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九、清雍正《廣東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等有傳。鄭廷鵠詩,以明陳是集編《溟南詩選》(民國二十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卷二所收鄭詩為底本,參校同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海南叢書》第六冊所收之《石湖遺集》。集外詩附于后。
嘆馬二絕贈趙公簡 其二。清代。引履祥。 豈有千里心,所戚惟窮老。屢鞭腹自饑,蹢躅悲荒草。
相見歡 深秋。近現(xiàn)代。羅錦堂。 長空大雁飛忙。晚煙蒼。片片池塘荷葉、半枯黃。獨行慣,有誰伴,夜生涼。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
菩薩蠻 其五。清代。毛奇齡。 一株柳樹千條葉。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塢暗相通。新花隔幾重。寶函春信杳。水漫紅魚小。半格軸頭絲。環(huán)環(huán)無盡時。
君至欣如我到家,剪燈絮絮問三巴。一年聚散悲身事,萬里庭闈感歲華。
何日鄉(xiāng)居隨父老,不堪旅食飽風沙。近來苦憶鄉(xiāng)園樂,牛背斜眠嗅稻花。
喜亥白兄至都。清代。張問陶。 君至欣如我到家,剪燈絮絮問三巴。一年聚散悲身事,萬里庭闈感歲華。何日鄉(xiāng)居隨父老,不堪旅食飽風沙。近來苦憶鄉(xiāng)園樂,牛背斜眠嗅稻花。
壽小岑叔七十有一。明代。何其偉。 狐星隱隱耀南天,一擲人間作地仙。不向淄塵窺物色,每從柔翰弄真筌。枕中鴻寶藏靈氣,關外青牛覆紫煙。此日稱觴隨祝頌,當筵猶愧謝家玄。
暖谷詩。宋代。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我此三載迷簿領,有時一到□馀情。娛賓烹茗遽回首,孰知亭側(cè)藏巖扃。成紀同僚到官始,居然心匠多經(jīng)營。乃知物理會有數(shù),繄?zhí)焱ㄈ蛉顺伞xF工畚筑忽累日,曠然疏達開光明。初疑二帝鑿混沌,虛空之□羅日星。又若巨靈擘華岳,溪谷之響轟雷霆。大巖既辟小巖出,壺中之景真其□。洞門春風刮人面,其中安若溫如蒸。累垂石乳似刻削,周環(huán)峭壁無欹傾。舊梯既去小人險,新徑之易君子平。臨流又廣□方丈,疊石締宇為軒楹。於嗟土石□□□,無情一旦建時榮。方今出震□大器,鼎新基構(gòu)清寰瀛。我愿天下無凍餒,有如此穴安生靈。不煩吹律而后暖,千古宜以此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