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發風前葉,紅顏雨后花。閉門思義士,看劍想仇家。
久斷賓筵酒,頻供石鼎茶。草堂雖矮小,日日望京華。
病中 其九。明代。鄭文康。 病發風前葉,紅顏雨后花。閉門思義士,看劍想仇家。久斷賓筵酒,頻供石鼎茶。草堂雖矮小,日日望京華。
(1413—1465)蘇州府昆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后,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為詩文。有《平橋集》。 ...
鄭文康。 (1413—1465)蘇州府昆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后,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為詩文。有《平橋集》。
秋暑登道風山應群諒浩斌之約也。。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神之宮兮在何許,神之靈兮浩浩而無窮。入門陡覺殿宇崇,一亭軒敞懸洪鐘。一洞狹窄如樊籠,信由人力非天工。孤賞亦有槐與松,滌除炎熱生清風。我欲下山將何從。
五月八日敝宅修會得春字。明代。湛若水。 盛夏郁郁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欲托長歌歌不足,金蘭為我盡殷勤。
游圓超院登挾溪亭次盧公。宋代。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我來首訪維摩詰,問訊雙溪自何出。發源應與婺溪同,賦物慚無沈郎筆。憑欄欲洗名利塵,入眼翻驚客恨新。山城重重水如帶,可能挽住思鄉人。
題張子正運使所藏楊德懋山居老閑圖仍次元韻四首 其四。南北朝。王寂。 張侯詩敏落黃閒,楊丈規摹逼老關。二妙通靈恐仙去,夜窗風雨要防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