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良豪杰士,二十登巍科。功名與詞翰,夙夜心靡他。
朝士紛如云,入眼苦不多。謙謙義興尹,誓言為藺頗。
南宮新陟階,東廣已違和。十年腹中書,埋沒荒山阿。
孤兒托世父,寡妻依病姑。顓臾未足憂,蕭墻起風波。
區區蝸角上,白石尋干戈。遂令萱荊詩,翻成長恨歌。
質成遇匪人,哀哉淚滂沱。
夢夏存良員外。明代。鄭文康。 存良豪杰士,二十登巍科。功名與詞翰,夙夜心靡他。朝士紛如云,入眼苦不多。謙謙義興尹,誓言為藺頗。南宮新陟階,東廣已違和。十年腹中書,埋沒荒山阿。孤兒托世父,寡妻依病姑。顓臾未足憂,蕭墻起風波。區區蝸角上,白石尋干戈。遂令萱荊詩,翻成長恨歌。質成遇匪人,哀哉淚滂沱。
(1413—1465)蘇州府昆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后,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為詩文。有《平橋集》。 ...
鄭文康。 (1413—1465)蘇州府昆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后,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為詩文。有《平橋集》。
接齊叟總干兄櫬。宋代。蘇泂。 人生何者遽宜休,如此詩書未白頭。舍棹燈明煙雨里,居人那識在原愁。
一枝山房見新月。清代。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游金山寺見舊作有述同游者兩謝君方子公張明教及童子二仲也。明代。袁宏道。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駭目洞心處,危滕峭石邊。無栽慈竹地,有縱怒鵬天。一壁云皆碎,千溝瓦忽縣。波涵萬里月,石老六朝煙。楊子來歌吹,南徐閱井廛。萍飄建鄴鎮,豆許海門船。鯊鬣遮晴島,珠胎射綠淵。云堂招賈客,鹽豉供朝賢。夜火朝嵐市,風枝水響禪。山中無印老,休舉帶因緣。
夢錫遺蔗。宋代。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尚如活。傍求未得之,分遺意特達。中凝甘露漿,外削紫玉屑。漸欣入佳境,仍喜對高節。應知方著書,持此解消渴。
藥王廟二首 其二。。弘歷。 當年階下有豐碑,持去誰將鎮石為。聞是椓人留姓氏,長繩百尺拽誠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