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邏下接白湖鎮,十里舟行惟一瞬。狂飆奄忽自西來,波浪簸空天地震。
我舟蕩漾載浮沈,須臾柁折難復進。百尺巨桅忽中斷,舟人惶擾爭奔遁。
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風益勁。回頭試盼左右舟,漂沒中流魚腹殉。
白湖巡官忽馳至,肩輿羸馬聊借乘。前村茅屋漁父家,掃地焚香候門徑。
閭閻老稚訝官至,奔走邏拜重相慶。細燒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頗充饉。
雨聲淅瀝灑茅檐,目睫不交對馀燼。大塊噫氣豈適然,兀坐冥搜毛骨振。
晏起科頭尚徵咎,況乃吾生事多釁。操存黤昧鬼先窺,舉錯乖張人或病。
攬衣晨起當空拜,悔悟從今當益慎。春秋紀異不紀祥,儆示古今垂大訓。
壬戌九月十八日白湖鎮遇風舟危甚賦此紀事。明代。鄭岳。 陽邏下接白湖鎮,十里舟行惟一瞬。狂飆奄忽自西來,波浪簸空天地震。我舟蕩漾載浮沈,須臾柁折難復進。百尺巨桅忽中斷,舟人惶擾爭奔遁。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風益勁。回頭試盼左右舟,漂沒中流魚腹殉。白湖巡官忽馳至,肩輿羸馬聊借乘。前村茅屋漁父家,掃地焚香候門徑。閭閻老稚訝官至,奔走邏拜重相慶。細燒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頗充饉。雨聲淅瀝灑茅檐,目睫不交對馀燼。大塊噫氣豈適然,兀坐冥搜毛骨振。晏起科頭尚徵咎,況乃吾生事多釁。操存黤昧鬼先窺,舉錯乖張人或病。攬衣晨起當空拜,悔悟從今當益慎。春秋紀異不紀祥,儆示古今垂大訓。
福建莆田人,字汝華。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江西左布政使。寧王朱宸濠奪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為李夢陽所訐,奪官為民。世宗即位,起撫江西。旋召為大理卿,陳刑獄失平八事,遷兵部左侍郎。后乞休歸。有《莆陽文獻》、《山齋集》。 ...
鄭岳。 福建莆田人,字汝華。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江西左布政使。寧王朱宸濠奪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為李夢陽所訐,奪官為民。世宗即位,起撫江西。旋召為大理卿,陳刑獄失平八事,遷兵部左侍郎。后乞休歸。有《莆陽文獻》、《山齋集》。
山夜。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辭。宋代。李復。 朝辭承明殿,暮下金馬門。伏讀明詔意,仰思圣主恩。蠢彼獯鬻氏,禮數乃弟昆。帝初為息民,繒帛代更屯。嗣皇謹遵業,使傳交塞垣。下臣非知古,有舌詎得論。恭承丁寧命,敢不夙夜奔。
送陳文是掌教南海兼寄諸里友。明代。陳子壯。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不倦云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銅雀臺。元代。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人生過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見歌舞。獨不念漢家長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鎖秋雨。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自容趨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葉扶疏行人庇賴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宋代。李綱。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如何錐刀徒,使爭爝火明。傷膚及肌骨,風雨因摧傾。顛倒委榛棘,氣象猶崢嶸。行人失庇賴,佇立空凝情。緬想栽培初,愛護如目睛。合抱始毫末,幾經霜露零。一日毀有馀,百年養不成。忍使易凋喪,此理真難評。憶昔陶士行,為政有善經。擢禾與移柳,一一糾以刑。既往不及追,將來猶可懲。感動遂成章,庶幾知者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