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辭漢歌,自謂縛虎手,殊不佳。因改此調(diào),雖不能如賀方回諸作,然稍覺平安。長日無所用心,非欲求加昔人也。
千里酸風,茂陵客、咸陽古道。宮門夜、馬嘶無跡,東關(guān)云曉。牽上魏車將漢月,憶君清淚知多少。悵土花、三十六宮墻,秋風裊。
浥露蘭,啼痕繞,畫蘭桂,雕香早。便天還知道,和天也老。獨出攜盤誰送客,劉郎陵上煙迷草。悄渭城、已遠月荒涼,波聲小。
滿江紅。宋代。劉將孫。 仙人辭漢歌,自謂縛虎手,殊不佳。因改此調(diào),雖不能如賀方回諸作,然稍覺平安。長日無所用心,非欲求加昔人也。千里酸風,茂陵客、咸陽古道。宮門夜、馬嘶無跡,東關(guān)云曉。牽上魏車將漢月,憶君清淚知多少。悵土花、三十六宮墻,秋風裊。浥露蘭,啼痕繞,畫蘭桂,雕香早。便天還知道,和天也老。獨出攜盤誰送客,劉郎陵上煙迷草。悄渭城、已遠月荒涼,波聲小。
劉將孫(1257—?)字尚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劉辰翁之子。嘗為延平教官、臨江書院山長。事跡見《新元史。劉辰翁傳》。有《養(yǎng)吾齋集》四十卷,久佚。《四庫總目提要》云:“將孫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學,頗習父風,故當時有小須之目。”《彊村叢書》輯有《養(yǎng)吾齋詩馀》一卷。 ...
劉將孫。 劉將孫(1257—?)字尚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劉辰翁之子。嘗為延平教官、臨江書院山長。事跡見《新元史。劉辰翁傳》。有《養(yǎng)吾齋集》四十卷,久佚。《四庫總目提要》云:“將孫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學,頗習父風,故當時有小須之目。”《彊村叢書》輯有《養(yǎng)吾齋詩馀》一卷。
平望遇雨。清代。李燧。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zhàn)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云擁潮。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
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劉伶土,重為斯文一嘆嗟。
陪方江陰宗諭勸耕過宋景文墓田次日得其唐書草并侍郎誥。宋代。釋居簡。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劉伶土,重為斯文一嘆嗟。
紹興中與陳魯山王季夷從兄仲高以重九日同游。宋代。陸游。 重樓杰閣倚虛空,紅日蒼煙正郁蔥。鄉(xiāng)國歸來渾似鶴,交朋零落不成龍。人生真與夢何挍,我輩故應(yīng)情所鍾。淚漬清詩卻回棹,不眠一夜聽鳴蛩。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錢叔寶七十歲宴為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盞始悟叔寶七十誕辰遂成一律燒燭書之亦不暇辨為何語也。明代。王世貞。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