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嘆生來后圣賢,下流入道苦難前。何由養得中和性,樂以忘憂理渾然。
正月十九夜枕上作 其一。明代。吳與弼。 自嘆生來后圣賢,下流入道苦難前。何由養得中和性,樂以忘憂理渾然。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夢祥,字子傅,吳溥子。十九歲即決心專治程朱理學,不應科舉。天順元年以石亨薦,授左諭德,固辭不拜。所著《日錄》,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陳獻章、婁諒等均其弟子。學者稱康齋先生,有《康齋文集》。 ...
吳與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夢祥,字子傅,吳溥子。十九歲即決心專治程朱理學,不應科舉。天順元年以石亨薦,授左諭德,固辭不拜。所著《日錄》,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陳獻章、婁諒等均其弟子。學者稱康齋先生,有《康齋文集》。
馬上偶述。明代。黃佐。 南風吹沙作黃霧,紫騮嘶踏東華路。停鑣引領意悄然,宮樹離離聞杜鵑。
或勸病中不宜數親文墨,醫亦歸咎,題四絕以。宋代。范成大。 作字腕中百斛,吟詩天外片心。習氣吹劍一吷,病軀垂堂千金。意馬場中汗血,隙駒影里心灰。吉蠲筆墨安用,付與蛛絲壁煤。詩成徒能泣鬼,博塞未必亡羊。剛將妄言綺語,認作錦心繡腸。師*尚合余燼,羹熱休吹冷虀。解酲縱無五斗,且復月攘一雞
詠貫華閣。。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方洲八景八首 其二 杏圃朝霞。明代。張寧。 春深花正開,天晴海初曙。霞光云際來,艷色溢蓬宇。明明碎錦坊,淡淡秋容圃。聊因旦晚歡,妍麗安足數。
三巖詩 澹山巖。宋代。盧臧。 誰開仙窟宅,非與眾巖儔。樹響晴翻雨,嵐涼夏變秋。禽靈啼復斷,云怪吐還收。深羨群僧住,嗟予莫少留。
送宋膳部惟一考績北上。。歐大任。 寒城出祖大江濤,曾是從君水部曹。稍轉云司勞削牘,更移蘭省借揮毫。星前入奏燕山近,雪后趨朝漢殿高。計最祠官應戀闕,可能歸及薦櫻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