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宇凝瑤雪,璇霄散彩蟾。清華交燦爛,勁氣稍沉潛。
漏凍更偏永,堂虛夜正嚴。徘徊云母帳,綽約水晶簾。
鶴夢疑還覺,蝸痕眩莫覘。近林生薄曙,傍水奪初暹。
遠近迷鴛瓦,高低濕草苫。乾坤同一色,海岳混群瞻。
轉訝膚生素,因疑首變黔。無端瓊屑屑,有底玉纖纖。
積處逡巡厚,消時次第漸。應期三白見,觸物六花黏。
沙際漁收艇,街頭酒宿簾。青樓嬌管歇,瑣闥禁鈴恬。
雪夜與友人同賦四十韻。明代。王祎。 碧宇凝瑤雪,璇霄散彩蟾。清華交燦爛,勁氣稍沉潛。漏凍更偏永,堂虛夜正嚴。徘徊云母帳,綽約水晶簾。鶴夢疑還覺,蝸痕眩莫覘。近林生薄曙,傍水奪初暹。遠近迷鴛瓦,高低濕草苫。乾坤同一色,海岳混群瞻。轉訝膚生素,因疑首變黔。無端瓊屑屑,有底玉纖纖。積處逡巡厚,消時次第漸。應期三白見,觸物六花黏。沙際漁收艇,街頭酒宿簾。青樓嬌管歇,瑣闥禁鈴恬。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與國賢良夜歌二首 其一。唐代。張柬之。 柳臺臨新堰,樓堞相重復。窈窕鳳皇姝,傾城復傾國。
桃花舖。宋代。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陰崖風生吹客急,草中枯株似人立。昳晡卓幕先下程,將士黃昏始相及。
河北村題壁。清代。延君壽。 煙散前林霽,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糝米田家飯,《豳風》壁上詩。愿將歸隱意,說與牧羊兒。
送馬善徵致仕還吳。明代。鄭岳。 君去洞庭何處住,海門迢遞接東甌。湖田歲熟收粳稻,煙渚秋高弄釣舟。漫說孔明無將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萬事何時盡,都把閒情付白鷗。
再次辛字韻。明代。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游人。
初至襄陽與熊心開總理夜話。。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