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之歲暮春初,二月四日天氣舒。我兄行年五十旦,今日初度喜樂胥。
東風吹綠盈桑榆,藹藹佳瑞充門閭。堂上拜母答勞劬,兒侄婦女聯裳裾。
親朋雜遝亦來趍,獻壽既畢坐亭廬。筵前清酒列百壺,剩刲鵝雞剝羊豬。
俗樂次第鳴琶竽,年當富貴非可誣。此樂之外復何如,惜哉仲弟留京都。
不及奉觴同笑呼,朝來起望東天隅。再拜祝兄不敢諛,愿兄壽年八十馀。
種田有秋倍獲租,登山足樵水足漁。奉我慈母永無虞,子孫識字作農夫。
莫羨系紫并紆朱,想兄今日甚歡娛。還曾念及弟也無,弟也十載走官涂。
備嘗苦澹忘甘腴,年來霜雪生眉須。頗覺厭佩腰間魚,便欲掛冠遂懸車。
行問君王乞鑒湖,長歌式微賦歸歟,與兄共讀先人書。
長歌一首寄壽子進家兄五十。明代。王祎。 戊申之歲暮春初,二月四日天氣舒。我兄行年五十旦,今日初度喜樂胥。東風吹綠盈桑榆,藹藹佳瑞充門閭。堂上拜母答勞劬,兒侄婦女聯裳裾。親朋雜遝亦來趍,獻壽既畢坐亭廬。筵前清酒列百壺,剩刲鵝雞剝羊豬。俗樂次第鳴琶竽,年當富貴非可誣。此樂之外復何如,惜哉仲弟留京都。不及奉觴同笑呼,朝來起望東天隅。再拜祝兄不敢諛,愿兄壽年八十馀。種田有秋倍獲租,登山足樵水足漁。奉我慈母永無虞,子孫識字作農夫。莫羨系紫并紆朱,想兄今日甚歡娛。還曾念及弟也無,弟也十載走官涂。備嘗苦澹忘甘腴,年來霜雪生眉須。頗覺厭佩腰間魚,便欲掛冠遂懸車。行問君王乞鑒湖,長歌式微賦歸歟,與兄共讀先人書。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望時賢。
宦情似水年來淡,鄉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天順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請十三日又請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師舟中賦七首 其五。明代。薛瑄。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望時賢?;虑樗扑陙淼l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旱雷。宋代。文同。 夏旱亦已久,眾懼非常災。茫茫大田中,赤風起炎埃。密云徒滿空,甘澤竟不來。但聞南山下,日日喧怒雷。
哀鄰家。。石介。 鄰家不選翳,翳無救病術。朝一翳工人,暮一翳工出。有加而無瘳,遑遑不安室。吁嗟婁翁愚,予為病者恤。瞽翳一日更千人,盲藥何能療沈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