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訪終南,漢江不可渡。忽聞別乘行,云去武昌路。
武昌城郭江漢濱,旌旗裊裊秋復春。黃鶴樓前幾吹笛,赤烏年后一沾巾。
白蘋紅蓼洲仍綠,粉堞悲笳夜相促。星月猶多繞樹烏,封疆曾是中原鹿。
幸生明世居上游,碌碌那肯奔走休。只今威權半刺史,況復才力驚諸侯。
憶在金螺獲神劍,二十馀年經烈焰。臨岐拂拭白日回,志士平生從此見。
老我深山奈別何,楚人何處起謳歌。他時過棹應相問,傍宿漁家明月多。
張石洲赴武昌通判。明代。羅洪先。 我欲訪終南,漢江不可渡。忽聞別乘行,云去武昌路。武昌城郭江漢濱,旌旗裊裊秋復春。黃鶴樓前幾吹笛,赤烏年后一沾巾。白蘋紅蓼洲仍綠,粉堞悲笳夜相促。星月猶多繞樹烏,封疆曾是中原鹿。幸生明世居上游,碌碌那肯奔走休。只今威權半刺史,況復才力驚諸侯。憶在金螺獲神劍,二十馀年經烈焰。臨岐拂拭白日回,志士平生從此見。老我深山奈別何,楚人何處起謳歌。他時過棹應相問,傍宿漁家明月多。
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漢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黃橙溪(今吉水縣谷村)人,明代學者,杰出的地理制圖學家。一生奮發于地理學等科學的研究,“考圖觀史“,發現當時地圖多疏密失準、遠近錯誤,于是親自外出調查收集資料,準備重新編一內容豐富、地理位置準確的地圖,以計里畫方之法,創立地圖符號圖例,繪成《廣輿圖》。創編成地圖集形式,不僅繼承了朱思本制圖法,還加以發展,使地圖更為科學實用。羅洪先堪稱與墨卡托同時代的東方最偉大的地圖學家。 ...
羅洪先。 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漢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黃橙溪(今吉水縣谷村)人,明代學者,杰出的地理制圖學家。一生奮發于地理學等科學的研究,“考圖觀史“,發現當時地圖多疏密失準、遠近錯誤,于是親自外出調查收集資料,準備重新編一內容豐富、地理位置準確的地圖,以計里畫方之法,創立地圖符號圖例,繪成《廣輿圖》。創編成地圖集形式,不僅繼承了朱思本制圖法,還加以發展,使地圖更為科學實用。羅洪先堪稱與墨卡托同時代的東方最偉大的地圖學家。
重過東湖二首。宋代。趙蕃。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曉發沙城由東山間道薄暮始達宣府。。李時勉。 仆夫促嚴駕,曉發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山險歷層疊,路狹經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俯視蹴飛鳥,仰望捫蒼天。谷崖莽無路,下馬相攀緣。崎嶇幾回轉,猶在數里間。旌旗蔽云日,劍戟森林巒。憩陰摘山果,?壑漱清泉。試看荷戈士,飛走輕飆旋。邊關雖迢遞,大道亦便便。既違澹臺志,驅馳固宜然。悠悠日將夕,始及見平川。未知足力倦,飛騎得前奔。疾風覺后隨,倏忽達軍門。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歡。愿言勵雅操,戮力奉至尊。但愿師奏凱,辛苦馬足論。
題山水圖。明代。蘇葵。 山外青山云外云,綠蕪芳草杖藜痕。人間此景不易得,春風絕似桃花源。
鳳銜杯 詠秦羽陽宮瓦。近現代。溥儒。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云蕭史同朝暮。霸業久隨塵,問咸陽、可憐焦土。祗河岳,還如故。閱滄桑,成今古。漳臺片瓦皆愁侶。嘆璧月仍圓,銷磨秦漢經風雨。興亡恨,誰能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