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當齊魯,行臺正百官。元臣加節鉞,寵命出金鑾。
河內仍留寇,荊州幸識韓。冰霜歸政府,風月在詩壇。
展也才兼德,猗歟猛濟寬。持平良獨易,負重豈辭難。
蔀屋光還照,陰崖氣不寒。盤根資利器,凋瘵藉靈丹。
囹圄經年凈,苞苴絕夜干。泰山崇地位,渤海息波瀾。
王事勞行役,親闈闕問安。暫辭東土鎮,歸奉北堂歡。
天上頒鸞誥,庭前拜翠冠。瑞萱明繡闥,慈竹蔭雕闌。
萊彩情方洽,潘輿興未殘。鄉閭誇晝錦,人吏候歸鞍。
繡斧欣重睹,湖山為改觀。樗才叨部屬,風裁仰云端。
久荷箴規切,都將肺腑刊。詠歌追吉甫,付與史官看。
代陳憲副贈原都憲用祁主事韻。明代。黃仲昭。 方岳當齊魯,行臺正百官。元臣加節鉞,寵命出金鑾。河內仍留寇,荊州幸識韓。冰霜歸政府,風月在詩壇。展也才兼德,猗歟猛濟寬。持平良獨易,負重豈辭難。蔀屋光還照,陰崖氣不寒。盤根資利器,凋瘵藉靈丹。囹圄經年凈,苞苴絕夜干。泰山崇地位,渤海息波瀾。王事勞行役,親闈闕問安。暫辭東土鎮,歸奉北堂歡。天上頒鸞誥,庭前拜翠冠。瑞萱明繡闥,慈竹蔭雕闌。萊彩情方洽,潘輿興未殘。鄉閭誇晝錦,人吏候歸鞍。繡斧欣重睹,湖山為改觀。樗才叨部屬,風裁仰云端。久荷箴規切,都將肺腑刊。詠歌追吉甫,付與史官看。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后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黃仲昭。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后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贈樂秀才匯川。清代。戴亨。 伊余削籍游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三人磊落天下奇,世求一見恒難期。況與交游日把臂,此生此世誠一時。年來知己盡凋喪,詩文到處含酸悲。群鴟聚族爭腐鼠,安知溲渤潛蛟螭。一椽索處類屈蠖,誰復問字來卑棲。樂生青云客,慕我如饑渴。月明乘興叩荊扉,疑是山陰夜中雪。金尊綺饌玉作盤,邀我醉飽燈元節。愛我作大書,不惜絹素供涂污。愛我作長句,頻催屢促如追逋。自愧才同白頭豕,何能揚鬣傾江湖。感君意,為君謳。滔滔隴水去不休,各自南北東西流。紛紛草木無堅性,幾日飄蕩隨殘秋。與子共采明月珠,與子共寶荊山瑜。男兒立身貴不朽,莫教歲月空荒蕪。我今愿作他山石,攻金攻玉成璉瑚。君不見少年慷慨酣杯酌,移山倒海輕一諾。口血未乾盟已寒,星移雨散何澆薄。
訴衷情令。宋代。楊炎正。 露珠點點欲團霜。分冷與紗窗。錦書不到腸斷,煙水隔茫茫。征燕盡,塞鴻翔。睇風檣。闌干曲處,又是一番,倚盡斜陽。
南園。明代。薛始亨。 南園文酒社,昭代幾人倡。爾雅推前輩,風流繼盛唐。草深方躅泯,席冷古弦張。誰念沿洄者,睪然嘆汪洋。
游碧玉洞。。區必傅。 杖策恣邀游,相從在浚谷。洞口白云生,天際巖如屋。瀑布掛崖間,飛空作碧玉。長侶江流聲,還如煙霧簇。幽人獲其趣,仰臥觀不足。采彼澗中蒲,泛觴石泉曲。吹笙應空山,幽響恒相逐。往笑任所之,沿流攬秋菊。共唱紫芝歌,遙慕綺與角。
白髭嘆。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終輩,終身不得見。
勤王北望感懷十三首 其七。唐代。康有為。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