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虛寒半掩扉,野情偏稱綠荷衣。
柳風(fēng)乍起燕雛軟,梅雨初晴荔子肥。
歲月無情催客老,溪山有意待君歸。
浮沉世事何須問,好整綸竿坐釣磯。
夏日寄高尊卿。明代。魏時(shí)敏。 林屋虛寒半掩扉,野情偏稱綠荷衣。柳風(fēng)乍起燕雛軟,梅雨初晴荔子肥。歲月無情催客老,溪山有意待君歸。浮沉世事何須問,好整綸竿坐釣磯。
福建莆田人。以才辟為邑從事。后以詩文獲吏部尚書賞識(shí),歷官無錫、桃源縣丞,未幾致仕。年八十余卒。善畫山水,尤工詩,多與名流酬唱。有《竹溪詩稿》。 ...
魏時(shí)敏。 福建莆田人。以才辟為邑從事。后以詩文獲吏部尚書賞識(shí),歷官無錫、桃源縣丞,未幾致仕。年八十余卒。善畫山水,尤工詩,多與名流酬唱。有《竹溪詩稿》。
送勤照和尚往睢陽赴太守請(qǐng)。唐代。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梅花引。明代。劉基。 晚云凝,晚煙橫,煙草茫茫云樹平。杜鵑聲,不堪聽,別淚暗傾,良宵空月明。冰蠶絲斷瑯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長亭,幾千程。歸計(jì)未成,愁隨江水生。
送僧懷師古庵住惠山并寫竹枝以贈(zèng)。明代。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zèng),一枝聊為助清風(fēng)。
燈下偶書。清代。鄭孝胥。 新涼有味在秋燈,悅耳風(fēng)蟬得未曾。祇蹈貪涼宜蚤睡,因涼引睡卻堪憎。
頌古九十八首。宋代。釋印肅。 紅黃碧綠是誰成,會(huì)得無不合天真。祗這一株驚被夢(mèng),令知大地百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