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碧云輕,建業(yè)城西雨又晴。
換了羅衣無氣力,盈盈,獨(dú)倚闌干聽晚鶯。
何處是歸程?
脈脈斜陽滿舊汀。
雙槳不來閑夢遠(yuǎn),誰迎?
自戀蘋花住一生。
南鄉(xiāng)子·一葉碧云輕。清代。馮煦。 一葉碧云輕,建業(yè)城西雨又晴。換了羅衣無氣力,盈盈,獨(dú)倚闌干聽晚鶯。何處是歸程?脈脈斜陽滿舊汀。雙槳不來閑夢遠(yuǎn),誰迎?自戀蘋花住一生。
馮煦(1842~1927)原名馮熙,字夢華,號(hào)蒿庵,晚號(hào)蒿叟、蒿隱。江蘇金壇五葉人。少好詞賦,有江南才子之稱。光緒八年(1882) 舉人,光緒十二年(1886)進(jìn)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安徽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撫。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遺老自居。曾創(chuàng)立義賑協(xié)會(huì),承辦江淮賑務(wù),參與纂修《江南通志》。馮煦工詩、詞、駢文,尤以詞名,著有《蒿庵類稿》等。 ...
馮煦。 馮煦(1842~1927)原名馮熙,字夢華,號(hào)蒿庵,晚號(hào)蒿叟、蒿隱。江蘇金壇五葉人。少好詞賦,有江南才子之稱。光緒八年(1882) 舉人,光緒十二年(1886)進(jìn)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安徽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撫。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遺老自居。曾創(chuàng)立義賑協(xié)會(huì),承辦江淮賑務(wù),參與纂修《江南通志》。馮煦工詩、詞、駢文,尤以詞名,著有《蒿庵類稿》等。
柳引青煙,花傾紅雨,老來怕見清明。欲行還住,天氣弄陰晴。是處吹簫巷陌,衫襟漬、春酒如餳。溪橋畔,涓涓流水,雞犬靜柴荊。高城。天共遠(yuǎn),山遮望斷,草喚愁生。等五湖煙景,今有誰爭。凄斷湘靈鼓瑟,寫不盡、楚客多情。空惆悵,春閨夢短,斜月曉聞鶯。
滿庭芳 寄友人 永樂大典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一。宋代。吳激。 柳引青煙,花傾紅雨,老來怕見清明。欲行還住,天氣弄陰晴。是處吹簫巷陌,衫襟漬、春酒如餳。溪橋畔,涓涓流水,雞犬靜柴荊。高城。天共遠(yuǎn),山遮望斷,草喚愁生。等五湖煙景,今有誰爭。凄斷湘靈鼓瑟,寫不盡、楚客多情。空惆悵,春閨夢短,斜月曉聞鶯。
漠漠重霾閟曉陰,凝弦恁會(huì)子期心。為迷三徑一時(shí)尋。
濡沫潮橫思可聽,剔黃月滿慰初噙。潛移清寂午將深。
浣溪紗 連晝蒙霾高臥無緒,素友快遞蟹笥,地址有誤幾未果收,仍倚前調(diào)。。幻廬。 漠漠重霾閟曉陰,凝弦恁會(huì)子期心。為迷三徑一時(shí)尋。濡沫潮橫思可聽,剔黃月滿慰初噙。潛移清寂午將深。
逍遙詠。。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深思五嶺凡間路,好作三天物外人。萬里州通寬世俗,清虛境象善求真。
荅寄延綏王中丞慎徵 其一。明代。王世貞。 中丞繡斧下青霄,十萬軍聲靜不囂。何限五原春草色,莫容代馬向秦驕。
千秋歲 贈(zèng)王子丹麓五十初度,奉次原韻。清代。宋犖。 韋編三換。一石才過半。丘壑性,終難變。傳文洛紙貴,顧曲吳綾賤。便便也,撐腸柱腹皆奇卷。日起花磚晏,短發(fā)梳還亂。追往事,休增嘆。杯螯左右手,便是長生愿。君不見,丹樓百尺仙居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