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門有二親,下車伏地拜。拭淚轉開顏,問訊疑夢寐。
乍聚忘遠游,囊空反增愛。有美弱冠弟,青衿亦聰慧。
隨行兼問字,二親歡更倍。東覓仙掌蓮,西慕瑤池會。
蓮實猶可得,桃熟難更再。但釀清為圣,濁亦賢可待。
蓂開柏葉進,菊綻桑落美。張筵聚賓從,門巷填車蓋。
余舞老萊斑,弟詠南山對。諸孫爭進履,椿榮萱樹背。
有召忽臨門,承歡僅六載。于今涕淚多,不忍見松檜。
紀懷并引 其十六。明代。溫純。 倚門有二親,下車伏地拜。拭淚轉開顏,問訊疑夢寐。乍聚忘遠游,囊空反增愛。有美弱冠弟,青衿亦聰慧。隨行兼問字,二親歡更倍。東覓仙掌蓮,西慕瑤池會。蓮實猶可得,桃熟難更再。但釀清為圣,濁亦賢可待。蓂開柏葉進,菊綻桑落美。張筵聚賓從,門巷填車蓋。余舞老萊斑,弟詠南山對。諸孫爭進履,椿榮萱樹背。有召忽臨門,承歡僅六載。于今涕淚多,不忍見松檜。
(1539—1607)陜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征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后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謚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溫純。 (1539—1607)陜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征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后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謚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田家行。元代。徐賁。 溪南種田溪北住,屋東栽桑屋西樹。阿翁八十不出戶,長男踏車婦織布。大女送飯小絡紗,幼男放牛未還家。年年納得官家足,篋有馀布甑有粟。田家古來多苦辛,飽煖各自全一身。我愿子孫親
過呂梁 其一。明代。邊貢。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云猶帝里,山水即吾鄉。硯拂秋嵐濕,衣沾曉露涼。長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題馬問庵崇德樓四景 其二 楚月生明。明代。羅洪先。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醴筵不復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盈虧視桂輪,已矣復奚慕。
白須。宋代。蘇轍。 少年不辦求良藥,老病無疑生白須。下種已遲空悵望,無心猶幸省工夫。虛明對面誰知我,寵辱當前莫問渠。自頃閉門今十載,此生畢竟得如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