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闕孤懷盡,懸絲一命微。負傷如未覺,無淚不須揮。
魚吮艱貞血,水為賻襚衣。秪應魂氣在,長繞玉階飛。
清遠城陷題朱氏池亭 其三。明代。陳邦彥。 戀闕孤懷盡,懸絲一命微。負傷如未覺,無淚不須揮。魚吮艱貞血,水為賻襚衣。秪應魂氣在,長繞玉階飛。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館講學,為當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并參加南明廣東鄉(xiāng)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歷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jié)外,詩文也飲譽當時,與黎遂球、鄺露并稱“嶺南前三家”。 ...
陳邦彥。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館講學,為當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并參加南明廣東鄉(xiāng)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歷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jié)外,詩文也飲譽當時,與黎遂球、鄺露并稱“嶺南前三家”。
西招四時吟 其三。清代。和琳。 南山看霧起,雷為雨吹噓。淡淡秋無跡,淙淙夜不虛。池塘堪浴佛,稞麥漸倉儲。更喜羊脂厚,廚供大嚼初。
苕雪與覺先弟先后寄菊數(shù)十種日涉小園聊復成詠 其四。。陳曾壽。 亦有高秀姿,亭亭滿月相。得霜乃清嚴,禁雨不悽愴。空室了無悅,得意千載上。龍章雖雋烈,天黥偶遺忘。出為一大事,甘此詩酒放。
次韻兩蘇公講筵唱和四首 其二。宋代。晁補之。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端午次韻和徐改之。。于石。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無邪安用艾懸戶,徇俗聊將黍饤盤。千載沉湘呼不起,至今遺恨楚江干。濤頭灑淚眼難乾,魚腹沉冤骨未寒。楚些一章招莫返,曹碑八字好難看。水流不盡湘江恨,俗奠空陳蘋藻盤。我亦逢時增感慨,凜然忠孝孰能干。
聞南中流言有感 其四。明代。王世貞。 裁呼小草便無聞,祇為慚他誓墓文。若道長安車馬色,春風吹作五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