苾芻托缽愁臂酸,重氈褥覆恣晝眠。古人嘆惜至今日,功德林枯上虛煙。
手軟不搖普化鐸,舌結誰開大溈田。我作驅烏見一人,月門畚笨能苦辛。
拗折硬弓追石鞏,鋤開春草類玄真。峰前兩眼看云水,清溪一喝揚沙塵。
綠竹參天搖鳳尾,新松遍嶺長龍鱗。一肩兩手汗如雨,金牛有飯應齋汝。
又能步步拜街塵,獅吼象踏無違拒。遂令丈六金色身,螺絲寶髻神踽踽。
自從震旦降旃檀,此相真堪福寰宇。相成易汝為瑞生,一言道合賓中主。
風高月白六七年,栽花禮佛藕池邊。篆煙夜照琉璃直,閒夢朝看木枕圓。
前年我分海幢席,一椽老汝諸狂息。不去廬山不北歸,芳蘭萬本當門植。
此地方標吉祥草,朱甍碧瓦憑愿力。香珠十串繞長廊,聲聲微令乾心識。
五十以前一瞬間,五十以后亦等閒。頻伽瓶納太虛空,了無出入與往還。
蓮華十劫不肯開,清香撲鼻隱金臺。還將閻浮五十載,銷盡習氣無塵埃。
此后誰能為汝壽,白毫悅體光如梅。
壽瑞生禪者。明代。釋今無。 苾芻托缽愁臂酸,重氈褥覆恣晝眠。古人嘆惜至今日,功德林枯上虛煙。手軟不搖普化鐸,舌結誰開大溈田。我作驅烏見一人,月門畚笨能苦辛。拗折硬弓追石鞏,鋤開春草類玄真。峰前兩眼看云水,清溪一喝揚沙塵。綠竹參天搖鳳尾,新松遍嶺長龍鱗。一肩兩手汗如雨,金牛有飯應齋汝。又能步步拜街塵,獅吼象踏無違拒。遂令丈六金色身,螺絲寶髻神踽踽。自從震旦降旃檀,此相真堪福寰宇。相成易汝為瑞生,一言道合賓中主。風高月白六七年,栽花禮佛藕池邊。篆煙夜照琉璃直,閒夢朝看木枕圓。前年我分海幢席,一椽老汝諸狂息。不去廬山不北歸,芳蘭萬本當門植。此地方標吉祥草,朱甍碧瓦憑愿力。香珠十串繞長廊,聲聲微令乾心識。五十以前一瞬間,五十以后亦等閒。頻伽瓶納太虛空,了無出入與往還。蓮華十劫不肯開,清香撲鼻隱金臺。還將閻浮五十載,銷盡習氣無塵埃。此后誰能為汝壽,白毫悅體光如梅。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游焦山后江行三十里收瓜州口月夜過金山作。清代。瑞元。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游。
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為韻作八小詩贈伯永 其二。宋代。周孚。 收駒汧渭間,誰識此老驥。伏櫪我何傷,著鞭渠可畏。
燈夕迎紫姑神。宋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送兄弟還都至長葛河上四首·雙禽。宋代。韓維。 雙雙河洲禽,文彩披丹質。飛翔不離渚,鳴戲自終日。寒魚伏冰池,歲暮饑爾匹。不欲遠求林,投身避羅畢。
題江??丛凭砣?其二。明代。陸深。 海上會看云,飄飄迥不群。扶桑紅日近,錦繡總成紋。
詠懷舊隱十五首 其三。元代。吳當。 憶昔升堂日,諸生授簡時。遺經周禮樂,野服漢威儀。一自趨丹鳳,微班侍玉螭。風塵驚歲闊,猿鶴怨歸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