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小隱。漸年來疏懶,浸濃歸興。彩橋飛過,深溪地底,奔雷余韻。香爐照日,望處與、青霄近。想群仙、呼我應還,怪來須絲垂鏡。
海上云車回軔。少姑傳、金母信。森翠裾瓊佩,落日初霞,紛紜相映。誰見壺中景。花洞里、杳然漁艇。別是個、瀟灑乾坤,世情塵土休問。
尾犯(廬山一名碧芙蓉)。宋代。晁補之。 廬山小隱。漸年來疏懶,浸濃歸興。彩橋飛過,深溪地底,奔雷余韻。香爐照日,望處與、青霄近。想群仙、呼我應還,怪來須絲垂鏡。海上云車回軔。少姑傳、金母信。森翠裾瓊佩,落日初霞,紛紜相映。誰見壺中景。花洞里、杳然漁艇。別是個、瀟灑乾坤,世情塵土休問。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題養正圖六十首 其九 戒君節飲。。弘歷。 飲君致君樂,籩豆能無亂。卜晝未卜夜,不過能救半。傳稱兼仁義,阿好乃過贊。
送蘇監生復還家。。謝晉。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夢園菊離離起而有感。明代。佘翔。 白水塘邊舊草萊,十年三徑鎖蒼苔。寒花解得人歸意,昨夜分明入夢來。
籌邊堂。宋代。梁介。 籌邊無它長,幸此歲有秋。吏無打門宣,民無失業憂。史君來此邦,不但肉食謀。有言天命之,為汝消窮愁。夷蜑及生齒,各異風馬牛。一醉堂上樽,莫運機與籌。
看花回 記少年事。清代。楊玉銜。 草草庖廚著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桂枝、量記窗棱。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巖阿有舊盟。鶴友猿朋。移泉烹荈收黃葉,好商量、畫意詩情。往來新認識,有個黃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