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倚層崖百尺巔,紅輪如在掌中懸。光搖紫翠千峰外,明動蒼茫萬國前。
赤鳥乍看飛粵海,燭龍徐覺轉鈞天。彤云東望扶桑近,擬欲摻觚掛日邊。
登見日臺。明代。陳良珍。 共倚層崖百尺巔,紅輪如在掌中懸。光搖紫翠千峰外,明動蒼茫萬國前。赤鳥乍看飛粵海,燭龍徐覺轉鈞天。彤云東望扶桑近,擬欲摻觚掛日邊。
陳良珍,初名便殿,字在璞。南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舉人。官永州丞。著有《在璞文稿》、《在璞詩稿》。清黃登輯《嶺南五朝詩選》卷四、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六有傳。 ...
陳良珍。 陳良珍,初名便殿,字在璞。南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舉人。官永州丞。著有《在璞文稿》、《在璞詩稿》。清黃登輯《嶺南五朝詩選》卷四、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六有傳。
尹樓巖久留華亭。宋代。朱南杰。 風雷昨夜揭窗紗,未信樓巖不憶家。和靖山頭春到了,莫因尋鶴負梅花。
蘭亭故居。宋代。王邁。 弭節稽山樂事多,舊聞一一入搜羅。臥薪伯業今何在,喬木家聲久不磨。可笑兒曹憐野鶩,卻輸道士辨籠鵝。不因禊帖風流遠,千載人誰數永和。
喜雨二章。唐代。鄧肅。 暘蟲赫赫欲流金,夾岸垂楊失翠陰。已恐人間被湯旱,誰從天上作商霖。崇墉定有千箱積,果腹同傾四海心。我亦不須憂脫粟,聊賡既醉入瑤琴。
鵲橋仙 七夕寄外。清代。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人間別后,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四月初四日聞績溪凡十五都賊焚欲盡傍出焚歙縣之南鄉遂焚至昌化。元代。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