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儲昔未定,諫者何悲辛。力盡滿朝士,功歸四老人。
是謀非圣主,茲議起廷臣。左掖囊封盛,東朝羽翼新。
一言誰止輦,丹地子批鱗。削跡還南海,登舟望北辰。
鶯聲憐逐客,草色送歸津。遠水孤臣淚,他鄉萬里身。
帝歌黃鵠舉,君詠紫芝春。遙想重輪日,當迎園綺賓。
送王光祿削籍南還。明代。區大相。 漢儲昔未定,諫者何悲辛。力盡滿朝士,功歸四老人。是謀非圣主,茲議起廷臣。左掖囊封盛,東朝羽翼新。一言誰止輦,丹地子批鱗。削跡還南海,登舟望北辰。鶯聲憐逐客,草色送歸津。遠水孤臣淚,他鄉萬里身。帝歌黃鵠舉,君詠紫芝春。遙想重輪日,當迎園綺賓。
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為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歷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后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后調南太仆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于格律,為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區大相。 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為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歷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后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后調南太仆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于格律,為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山游懷古。唐代。陳元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邊檄興師旅,秋深近阻饑。仲由剛協力,曾點志同時。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
頌古五十五首。宋代。釋紹曇。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晚飯太塘嶺緣隱庵。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述謝陳亮之邦伯時自廣平被召 其一。明代。顧璘。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鄉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嘆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