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堂題扁自名公,表里須教實一同。
門閱不夸車馬大,家聲端藉禮詩隆。
熟仁便足膏粱味,殉義能傳清白風。
終始此生無忝處,精誠妙與古人通。
和陳侍郎韻寄題林尉肯堂。明代。陳淳。 肯堂題扁自名公,表里須教實一同。門閱不夸車馬大,家聲端藉禮詩隆。熟仁便足膏粱味,殉義能傳清白風。終始此生無忝處,精誠妙與古人通。
陳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種說法是1482—1539),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道復,后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畫質樸,可以看出受沈周畫法的影響, 從他現存作品中即可見風格和用筆,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在繪畫史上,陳淳與徐渭并稱為“白陽、青藤”, 陳淳的繪畫當屬文人雋雅一路的,即“白陽”一派畫家。 ...
陳淳。 陳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種說法是1482—1539),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道復,后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畫質樸,可以看出受沈周畫法的影響, 從他現存作品中即可見風格和用筆,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在繪畫史上,陳淳與徐渭并稱為“白陽、青藤”, 陳淳的繪畫當屬文人雋雅一路的,即“白陽”一派畫家。
方洲八景八首 其二 杏圃朝霞。明代。張寧。 春深花正開,天晴海初曙。霞光云際來,艷色溢蓬宇。明明碎錦坊,淡淡秋容圃。聊因旦晚歡,妍麗安足數。
和沈仲一北湖十詠·萱竹堂。宋代。陳傅良。 萱草須鋤莫放深,竹須剪伐待成林。一花一葉皆相附,要使兒孫識此心。
冒雨登惠山戲示同游者。明代。沈周。 惠山怪我昨徑去,歸來欲登卻作雨。濕云隔眼失高翠,掉頭不顧真巢父。愿治笠屐往慰謝,眾慮沾濡吾莫沮。我言惠不在天上,行不畏難當至耳。呼童挈榼客乃從,一段奇蹤自伊始。西湖山色奇空濛,當與此山移此語。
戲題三絕。宋代。蘇轍。 謝傅凄涼已老年,胡琴羌笛怨遺賢。使君於此雖不俗,挽斷髭須誰見憐。
寄何尹 其九。元代。胡奎。 中郎有女奏胡笳,北度單于萬里沙。十八拍中無限思,定傳新譜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