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觀君《佛手詩》,如從指上見明月。芳果驚看優缽曇,頓令我亦離言說。
擾擾浮生夢寐間,一彈指頃千漚滅。王侯將相只須臾,何況我輩孤且拙。
我從朔漠厭風塵,君亦南荒窮跋涉。夢中相對兩羈人,回首舊游成歷劫。
拈花自知色不染,捧缽誰言食堪闕。從前被螫指可斷,若使歸空手當撤。
心清那用挈軍持,跡秘聊須書貝葉。華岳三峰掌已開,請君更問維摩詰。
題孫懷三詠佛手指詩后。清代。劉大櫆。 昨日觀君《佛手詩》,如從指上見明月。芳果驚看優缽曇,頓令我亦離言說。擾擾浮生夢寐間,一彈指頃千漚滅。王侯將相只須臾,何況我輩孤且拙。我從朔漠厭風塵,君亦南荒窮跋涉。夢中相對兩羈人,回首舊游成歷劫。拈花自知色不染,捧缽誰言食堪闕。從前被螫指可斷,若使歸空手當撤。心清那用挈軍持,跡秘聊須書貝葉。華岳三峰掌已開,請君更問維摩詰。
劉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今樅陽縣湯溝鎮陳家洲人。劉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縱聲讀古詩文,韻調鏗鏘,喜飲酒,好吟詩。受教于同鄉吳直,才華出眾。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兩次參加考試都登副榜。劉大櫆60歲后為黟縣教諭。幾年后告歸,居樅陽江濱不再出游,以文學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詩集》6卷《古文約選》48卷、《歷朝詩約選》93卷、《論文偶記》1卷,纂修《歙縣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鄉向榮村劉家苕箕地,墓為省級文物。 ...
劉大櫆。 劉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今樅陽縣湯溝鎮陳家洲人。劉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縱聲讀古詩文,韻調鏗鏘,喜飲酒,好吟詩。受教于同鄉吳直,才華出眾。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兩次參加考試都登副榜。劉大櫆60歲后為黟縣教諭。幾年后告歸,居樅陽江濱不再出游,以文學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詩集》6卷《古文約選》48卷、《歷朝詩約選》93卷、《論文偶記》1卷,纂修《歙縣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鄉向榮村劉家苕箕地,墓為省級文物。
燈下小酌。宋代。陸游。 江湖雙鬢禿,宇宙一身窮,酒浪搖輕碧,燈花落碎紅。交情元易見,春事半成空。尚覬身強健,煙畦擷芥菘。
葛嶺。清代。朱方藹。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幾時閑。
舟次清口 其一。宋代。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九效 其五 醫國。宋代。葛立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天生盧扁兮授術上池,躋民壽兮至期頤。
次韻學士兄秋初 其三。宋代。李彌遜。 葉葉彫梧陣陣風,疏云全放月華濃。故人不寄江頭信,看盡飛鴻斷復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