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梢頭春色重,紫騮嘶入殘花。香風滿面日西斜。只知間信馬,不覺誤隨車。
已許洞天歸路晚,空勞眼惜眉憐。幾回偷為擲花鈿。今生應已過,重結后來緣。
臨江仙。宋代。李新。 楊柳梢頭春色重,紫騮嘶入殘花。香風滿面日西斜。只知間信馬,不覺誤隨車。已許洞天歸路晚,空勞眼惜眉憐。幾回偷為擲花鈿。今生應已過,重結后來緣。
宋仙井人,字元應。哲宗元祐五年進士。劉涇嘗薦于蘇軾。累官承議郎、南鄭丞。元符末上書奪官,謫遂州。徽宗大觀三年赦還。有《跨鰲集》。 ...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應。哲宗元祐五年進士。劉涇嘗薦于蘇軾。累官承議郎、南鄭丞。元符末上書奪官,謫遂州。徽宗大觀三年赦還。有《跨鰲集》。
酷暑嘆。明代。謝遷。 漠漠炎埃障大荒,火輪停午晝偏長。科頭竟日真如醉,赤腳層冰未當狂。強學地仙揮羽扇,為迎田父倒荷裳。桔槔聲里心猶渴,安得天風送雨涼。
次韻玉汝謝橘。明代。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自題三十八歲小照 其二。清代。鄭孝胥。 吾年垂四十,頗亦厭虛辭。結習渾難盡,鳴秋略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