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之后無良史,千古是非成彼此。諸葛曾蒙入寇名,涑水猶然況馀子。
緬憶當年天柱折,龍蛇起陸坤維裂。一二孤臣川嶺間,泣盡穹蒼還繼血。
只期不負方寸心,寧知姓氏千秋列。與君先世有同符,異地殊功元一轍。
淩煙舊畫已荒蕪,返日雕戈更誰說。君持史筆入蘭臺,自有鴻文紀前哲。
所嗟江左及閩滇,十六年中統三絕。身膏草野幾何人,毅魄貞魂總英杰。
非無蹈海葬波濤,亦有高棲守巖穴。稗官野乘世有之,益部黔南事多缺。
嗚呼,天地之立維三綱,斯人之死而不亡。表往所以勸方將,大書特書吾所望,其副寄我山中藏。
贈樊昆來太史。清代。陳恭尹。 董狐之后無良史,千古是非成彼此。諸葛曾蒙入寇名,涑水猶然況馀子。緬憶當年天柱折,龍蛇起陸坤維裂。一二孤臣川嶺間,泣盡穹蒼還繼血。只期不負方寸心,寧知姓氏千秋列。與君先世有同符,異地殊功元一轍。淩煙舊畫已荒蕪,返日雕戈更誰說。君持史筆入蘭臺,自有鴻文紀前哲。所嗟江左及閩滇,十六年中統三絕。身膏草野幾何人,毅魄貞魂總英杰。非無蹈海葬波濤,亦有高棲守巖穴。稗官野乘世有之,益部黔南事多缺。嗚呼,天地之立維三綱,斯人之死而不亡。表往所以勸方將,大書特書吾所望,其副寄我山中藏。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
陳恭尹。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慧居寺。清代。姚鼐。 獵獵霜風拂袂斜,偶攜僧裓入?岈。山蟠句曲橫青靄,樹自深巖上碧霞。霄漢奎章藏鷲嶺,人天法會憶龍華。白云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犍為王氏書樓。宋代。蘇軾。 樹林幽翠滿山谷,樓觀突兀起江濱。云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江邊日出紅霧散,綺窗畫閣青氛氳。山猿悲嘯谷泉響,野鳥?戛巖花春。借問主人今何在,被甲遠戍長苦辛。先登搏戰事斬級,區區何者為三墳。書生古亦有戰陣,葛巾羽扇揮三軍。古人不見悲世俗,回首蒼山空白云。
謁仇山村墓迢和張仲舉詩韻。元代。凌云翰。 敬吊先生落照中,紙煙銷盡酒樽空。牛羊上壟無人管,豈為當時面發紅。
呂居仁惠建昌紙被。宋代。劉子翚。 寒聲晚移林,殘臘無幾日。高人擁楮眠,臠卷意自適。素風含混沌,春煦回呼吸。余溫偶見分,來自芝蘭室。乍舒魄流輝,忽卷潮無跡。未能澡余心,愧此一衾白。嘗聞旴江藤,蒼崖走虬屈。斬之霜露秋,漚以滄浪色。粉身從澼絖,蛻骨齊麗密。乃知瑩然姿,故自慚陶出。治物猶貴精,治心豈宜逸。平生感交游,耳剽非無得。精神隨事分,內省殊未力。寸陰捐已多,老矣將何及。自從得此衾,夢覺常惕惕。清如夷齊鄰,粹若淵騫覿。獨警發鏗鍧,邪思戢毫忽。勿謂絕知聞,虛闈百靈集。鼎鬴或存戒,韋弦亦規失。則知君子所,惠以勵蒙塞。
古風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 夜夢乘輕舟,掛席浮天池。天池亦何有,濤瀾靡津涯。中有三神山,樓觀何巍巍。晶熒白玉闕,彩錯黃金旗。紫皇遣天風,下吹仙人衣。仙人不知名,人言是安期。我欲就與語,弱水隔渺瀰。鼓枻方少前,風動輒去之。仙人不得見,遙睇忍言歸。愿言哀劬勞,舉手援塵姿。探囊得靈丹,往往分刀圭。使我生羽翼,桑榆增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