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聞汗血駒,墜地即能走千里。日食不能滿一石,低首鹽車鳴不起。
又不聞丹穴雛,覽德徘徊天路衢。積粟如山不一顧,食必竹實棲高梧。
古來志士不草草,易得是饑難得飽。陶公獨為子春歌,此聲千載君知道。
池亭細語暮春天,出處之義何皎然。相門才子有公等,亞夫德裕安能賢。
四詩贈我殊霶霈,三舍猶應避旌旝。丈夫相得在中心,字句形骸乃其外。
靈洲之氣久不開,驕馬蹴踏朝漢臺。世風披靡不可道,豈無豪俊多英才。
陳梁丘海四人杰,后生不識為何來。愛君意氣獨健舉,欲驅短翮乘風雷,披衷置腹無矜猜。
嗚呼,即今誰能為此語,君家昔盛君尚孩,安得還君舊府當三臺。
放歌行答何皇圖。清代。陳恭尹。 君不聞汗血駒,墜地即能走千里。日食不能滿一石,低首鹽車鳴不起。又不聞丹穴雛,覽德徘徊天路衢。積粟如山不一顧,食必竹實棲高梧。古來志士不草草,易得是饑難得飽。陶公獨為子春歌,此聲千載君知道。池亭細語暮春天,出處之義何皎然。相門才子有公等,亞夫德裕安能賢。四詩贈我殊霶霈,三舍猶應避旌旝。丈夫相得在中心,字句形骸乃其外。靈洲之氣久不開,驕馬蹴踏朝漢臺。世風披靡不可道,豈無豪俊多英才。陳梁丘海四人杰,后生不識為何來。愛君意氣獨健舉,欲驅短翮乘風雷,披衷置腹無矜猜。嗚呼,即今誰能為此語,君家昔盛君尚孩,安得還君舊府當三臺。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
陳恭尹。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嘆馬二絕贈趙公簡 其二。清代。引履祥。 豈有千里心,所戚惟窮老。屢鞭腹自饑,蹢躅悲荒草。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晝錦。明代。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病起小齋即事。。郭諫臣。 不到名園久,春殘花事稀。林香還入坐,草色欲沾衣。喬木干青漢,層臺落翠微。平生耽勝賞,日暮竟忘歸。
題董邦達西湖畫冊十四幅 其一 昭慶寺。。弘歷。 招提湖北角,閱武便曾過。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客心惜頹廢,僧意冀檀那。欲擬從其愿,民財慮費多。
游小溪浙源山中。元代。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