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鴉忽收聲,群鵲逐我屋。俄傳報捷來,渠魁已就戮。
生民久涂炭,郡邑久陵谷。道路少人行,冤鬼白晝哭。
撫時亂已極,在理往必復。桓桓鄺將軍,驍勇時所獨。
將軍固可嘉,主憲多盛福。上天既悔禍,盜賊亦厭亂。
何況天下心,亂極重思漢。五羊號雄藩,地列江右半。
魚鹽足富利,戎馬素強悍。憲君居是間,九載屢克叛。
運籌多玄機,臨事有成算。聲名達宸聰,美譽流汗漫。
西江望旌旗,如望雨濟旱。政宜揮千金,談笑遣黥灌。
乘機搗豫章,克復在夕旦。笑提叛臣頭,庾嶺作京觀。
千秋萬古間,留得路人看。勛業垂無窮,人生如露電。
寄監憲。清代。劉鶚。 亂鴉忽收聲,群鵲逐我屋。俄傳報捷來,渠魁已就戮。生民久涂炭,郡邑久陵谷。道路少人行,冤鬼白晝哭。撫時亂已極,在理往必復。桓桓鄺將軍,驍勇時所獨。將軍固可嘉,主憲多盛福。上天既悔禍,盜賊亦厭亂。何況天下心,亂極重思漢。五羊號雄藩,地列江右半。魚鹽足富利,戎馬素強悍。憲君居是間,九載屢克叛。運籌多玄機,臨事有成算。聲名達宸聰,美譽流汗漫。西江望旌旗,如望雨濟旱。政宜揮千金,談笑遣黥灌。乘機搗豫章,克復在夕旦。笑提叛臣頭,庾嶺作京觀。千秋萬古間,留得路人看。勛業垂無窮,人生如露電。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壬寅春正四日晉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筆書此 其一。清代。何士循。 平野麗晴暉,春風扇和淑。岡巒界晝明,山樹雜紅綠。遙聞村鼓喧,近視兒衣簇。新年幸無事,對之悅心目。籃輿此暫停,庵小堪容足。移幾置詩編,對佛脫官服。拭面瀹山茶,小坐忘塵俗。
江陵贈滿術人。。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千里不來。。釋重顯。 不見古君子,因循又隔秋。浮生多自擲,好事更誰留。碧巘高沉月,寒云靜鎖樓。宗雷何處是,白鳥下汀洲。
困酒入訶林留宿自公房。明代。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疊前韻 其二。明代。莊昶。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云水狎鷗。
應飛熊佳兆,年共德,兩俱高。論少日才名,遐齡勁節,合擅中朝。文章在公余事,快筆端、云海□風濤。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齊入鈞陶。笑將經濟讓兒曹。萬事一秋毫。享內相尊榮,金蓮畫燭,宮錦朝袍。投壺雅歌文會,盡百杯、春色醉仙桃。好為升平強健,賓從東岱南郊。
木蘭花慢 慶翰長八十。。胡祗*。 應飛熊佳兆,年共德,兩俱高。論少日才名,遐齡勁節,合擅中朝。文章在公余事,快筆端、云海□風濤。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齊入鈞陶。笑將經濟讓兒曹。萬事一秋毫。享內相尊榮,金蓮畫燭,宮錦朝袍。投壺雅歌文會,盡百杯、春色醉仙桃。好為升平強健,賓從東岱南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