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王守金陵,視事一日移南郡。
注釋:王勝之:即王益柔(1015—1086),字勝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
千古龍蟠并虎踞。從公一吊興亡處。渺渺斜風吹細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譯文:“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千古金陵引起人懷歸的思緒。難得陪同你憑吊這歷經滄桑的興亡之地。斜風渺渺,細雨濛濛,彌散著一片別情離愁。難忘這芳草渡口,江南父老依依惜別,懇切地把你挽留。
注釋:“千古”句:是說金陵古城是許多帝王的都城。蟠,或作“盤”。從:與、跟。古時有數代帝王在金陵建都,故作者有“興亡處”之喻。“江南”句:因王益柔為官清廉,有聲望,所以說“留公住”。
公駕飛車凌彩霧。紅鸞驂乘青鸞馭。卻訝此洲名白鷺。非吾侶。翩然欲下還飛去。
譯文:且莫傷懷,在我的想象中,你駕著飛車穿越多彩的云霞,仙游似地以鸞鳥為陪乘者,一路凌風馭虛而來。卻訝異這里的沙洲,居然名之為白鷺,并不是適宜的棲居地。于是翩翩然未曾歇翅,還是向別處飛去。
注釋: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驂:指在車兩側駕御。馭:指在車中駕御。因王益柔為龍圖閣直學士,所以作者有此比喻。白鷺:即白鷺洲,在金陵城(今南京市)西門外,被秦淮河與長江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