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
譯文:魯地老叟談論《五經》,白發皓首只能死守章句。
注釋:魯:春秋時魯國,在今山東省南部。魯儒,魯地的儒生。魯叟:魯地的老頭子,指魯儒。五經,指五部儒家經典,即《詩》、《書》、《禮》、《易》、《春秋》。章句:分析古書章節、句讀。死章句,老死于章句之學中。
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譯文:問他經國濟世的策略,茫茫然如同墜入煙霧。
注釋:經濟策:治理國家的方略。茫:茫然,模糊不清的樣子。兩句意為:如果問魯儒怎么樣治理國家,就如墜煙霧,茫無所知。
足著遠游履,首戴方山巾。
譯文:腳穿遠游的文履,頭戴方山的頭巾。
注釋:著:穿。遠游履:鞋名。方山巾,古代一種方形頭巾。
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譯文:沿著直道緩援邁步,還沒抬腳,已掀起了塵土。
注釋:從:沿著。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譯文:秦相李斯不重用儒生。
注釋:秦家丞相:指李斯。褒衣:儒生穿的一種寬大的衣服。褒衣人,指儒生。
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譯文:你也不是達于時變的通儒叔孫通,和我原本就不是同流。
注釋:叔孫通:漢初薛縣(今山東棗莊薛城)人。殊倫:不是同一類人物。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譯文:什么適合時代的形勢都未曉得,還是回到汶水邊去躬耕吧。
注釋:汶水:今山東大汶河。汶水濱,指魯儒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