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鄉(xiāng)。
舟子乘利涉,往來至潯陽。
因之泛五湖,流浪經(jīng)三湘。
觀濤壯枚發(fā),吊屈痛沉湘。
魏闕心恒在,金門詔不忘。
遙憐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自潯陽泛舟經(jīng)明海》是作者在漫游潯陽之際寫的山水行旅詩。這首詩清淡自然,寫作者自潯陽泛舟至彭蠡湖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出了孟浩然詩歌的語言不鉤奇抉異而又洗脫凡近,“語淡而味終不薄”的特點。
此詩以景入手,穿插用典,如:“枚發(fā),屈痛。魏闕心,金門詔,上林雁”,寫出其行旅中見到的壯美景致,同時抒發(fā)自己不遇明主,置身在野無發(fā)報效國家的復(fù)雜心情。這與“其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其詠詩,其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因之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而放還未仕。”之時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