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讀李翱文鑒賞

    原文

      予始讀翱《復性書》三篇,曰:此《中庸》之義疏爾。智者誠其性,當讀《中庸》;愚者雖讀此不曉也,不作可焉。又讀《與韓侍郎薦賢書》,以謂翱特窮時憤世無薦己者,故丁寧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韓為秦漢間好俠行義之一豪俊,亦善論人者也。最后讀《幽懷賦》,然后置書而嘆,嘆已復讀,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與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時,與翱上下其論也刪。

      凡昔翱一時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韓愈。愈嘗有賦矣,不過羨二鳥之光榮,嘆一飽之無時爾。此其心使光榮而飽,則不復云矣。若翱獨不然,其賦曰:“眾囂囂而雜處兮,成嘆老而嗟卑;視予心之不然兮,慮行道之猶非。”又怪神堯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孫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為憂必。嗚呼!使當時君子皆易其嘆老嗟卑之心為翱所憂之心,則唐之天下豈有亂與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時,見今之事,則其憂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憂也?余行天下,見人多矣,脫有一人能如翱憂者,又皆賤遠,與翱無異;其余光榮而飽者,一聞憂世之言,不以為狂人,則以為病癡子,不怒則笑之矣。嗚呼,在位而不肯自憂,又禁他人使皆不得憂,可嘆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歐陽修書。

    賞析

      作者在全文三大段中,運用多種手法,由遠及近,曲折寫來,逐漸把文章推向高潮,突現主旨。

      第一段用欲揚先抑法。所謂“讀李翱文”,主要是寫讀了李翱的《幽懷賦》后的所感所嘆,但文章在此以前作了層層鋪墊,對比映襯。作者先說讀了李翱的《復性書》的看法。《復性書》是李翱的代表性文章,有上中下三篇,內容是以《中庸》為理論根據,提出人有性和情兩個方面,認為“情有善有不善,而性無不善也”,要求去情復性。作者認為該文寫得不好,只是給《中庸》作注釋而已,理解能力強的人可以不讀它而直接讀《中庸》,理解能力弱的人則讀它也讀不懂,這樣的文章可以不寫。此純為“抑”。次說讀了李翱的《與韓侍郎薦賢書》的看法。作者認為李翱不得志時憤于當世無肯薦拔自己的人,故說這番話,如果得志就未必如此;但又說信中對韓愈的“好賢”,僅比之于“秦漢問好俠行義之一豪俊”之所為,評論得很恰當。此為“抑”中有“揚”,以“抑”為主。最后才寫到讀了《幽懷賦》后的贊賞。并為自己和李翱生不同時而嗟嘆不已。經過這樣的先抑后揚,蓄勢襯托,再來表現對李翱的欽佩之情和知己之感,就顯得更加深摯濃烈。

      第二段用抑彼揚此法。這段開始并不直接承繼上文,一下子寫明《幽懷賦》的什么內容感動了自己,而是先插入韓愈文章以為對照,似斷而實連。韓愈是歐陽修傾心推崇的人物,這里就肯定地說:“凡昔翱一時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韓愈。”可是對他寫的《感二鳥賦》則不以為然。韓愈的這篇賦作于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當時他仕途失意,三次給宰相上書自薦,都未被理睬,后在離長安東歸的路上看到“籠白鳥、白鶴鵒”西行進獻天子者,就有感而作此賦。賦中說:“感二鳥之無知,方蒙恩而入幸。唯進退之殊異,增余懷之耿耿。”作者認為韓愈的賦只是為自己不得志發牢騷而已,如果他當時能如二鳥之“光榮而飽”,得意作官,就不會寫這篇賦了。此處抑韓文的目的是為了揚李賦,所以接著說:“若翱獨不然”。筆鋒一轉,就引出李翱賦中使作者產生共鳴的那幾句話:“眾囂囂而雜處兮,咸嘆老而嗟卑;視予心之不然兮。慮行道之猶非。”并肯定李翱為河北藩鎮割據的嚴重局勢而引起的憂時之心。歐陽修自己也是個以天下為憂的人,他不滿意那種嘆老嗟卑,僅僅為個人遭遇發泄不平的詩文,所以把不以個人進退出處為念,唯憂國家治亂安危的李翱引為同調,并結合李翱當時的政治情況,提到系乎有唐一代存亡的高度來加以贊頌。由于文章采取了這種抑彼揚此、對照烘托的手法,使行文更加曲折,而對李翱的稱頌也境界更高,分量更重。

      第三段則用以古聯今法。此文不是為寫讀后感而寫讀后感。作者惜唐是為了悲宋,贊李翱之賦是為了抒自己之情。所以這段一開始就承接前文,由李翱所處的時代聯系到北宋當時的現狀:“然翱幸不生今時?見今之事,則其憂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憂也!”作者生活的仁宗時期比李翱所處的唐代中葉,內憂外患的嚴重程度有過之無不及,可是作者認為當權者中沒有人憂慮時局,不僅自己不憂時,還譏笑打擊憂念國運、改革弊政的人,“不以為狂人,則以為病癡子”。作者揭露批判此種“光榮而飽”的人物的行為心態,鋒芒尖銳而用筆含蓄。最后,作者憤激地說:“嗚呼,在位而不肯自憂,又禁他人使皆不得憂。可嘆也夫!”千回百折逼出的這兩句話是文章的點睛之筆,也是題旨所在。全文如此曲折跌宕。層層遞進,由彼及此,由古及今,將作者的憂時之心、憤世之意,盡情吐泄,顯得情辭悲愴,感慨濃烈。

      這篇讀后感屬議論文字,言辭也很尖銳犀利,魯迅就說此文末尾“嗚呼”云云幾句話“悻悻得很”,并把它作為“指斥當路”的“古人并不純厚”的例子之一加以肯定(《花邊文學·古人并不純厚》)。宋代李涂說:“論及時政,子厚發之以憤激,永叔發之以感嘆”(《文章精義》二)。還說歐陽修許多文章,“有‘嗚呼’二字,固是世變可嘆,亦是此老文字遇感慨便精神”(同書五一)。這篇文章里就蘊積著他的深沉感嘆,作者憂世而不能的憤慨和對守舊的當權派的指斥,表達得柔中見剛,詩意盎然。

    返回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不卡|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爱|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 www久久久天天com|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久久人人澡 | 久久不射电影网|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少妇一级婬片免费放 |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99h|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无广告|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久久成人小视频|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