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希淳屯田三首。 胸中日月時舒慘,筆下風(fēng)云旋合離。老去無成尚如此,不知成后更何為。
訪南園張氏昆仲因而留宿。 中秋天氣隨宜好,來訪南園會隱家。貪飲不知歸去晚,水精宮里宿煙霞。
對花。 新花色鮮艷,故花色憔悴。明朝花更開,新花何有異。
觀春秋吟。 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無時不戰(zhàn)爭。滅國伐人雖恐后,尋盟報役未嘗寧。晉齊命令炎如火,文武資基冷似冰。唯有感麟心一片,萬年千載若丹青。
共城十吟·其四曰春郊花開。 桃李正芬敷,花繁覆弊廬。亂香尋密牖,碎影下前除。靜繞晝眠后,輕攀春醉余。縱然觀盡日,誰敢罪狂疏。
觀棋長吟。 院靜香深晝掩扉,竹間閑看客爭棋。搜羅神鬼聚胸臆,措致山河入范圍。局合龍蛇成陣斗,劫殘鴻雁破行飛。殺多項羽坑秦卒,敗劇苻堅畏晉師。座上戈鋋嘗擊搏,面前冰炭旋更移。死生共抵兩家事,勝負(fù)都由一著時。當(dāng)路斷無相假借,對人須且強推辭。腹心受害誠堪懼,唇齒生憂尚可醫(yī)。善用中傷為得策,陰行狡{左犭右會}謂知機。請觀今日長安道,易地何嘗不有之。
冬不出吟。 冬非不欲出,欲出苦日短。年老恐話長,天寒怕歸晚。山翁頭有風(fēng),鄉(xiāng)友情非淺。必欲相招延,春光況不遠(yuǎn)。
二說吟。 治不變俗,教不易民。甘龍之說,亦或可循。常人習(xí)俗,學(xué)者溺聞。商鞅之說,異乎所云。
讀陶淵明歸去來。 歸去來兮任我真,事雖成往意能新。何嘗不過如斯世,其那難逢似此人。近暮特嗟時翳翳,向榮還喜木欣欣。可憐六百馀年外,復(fù)有閑人繼后塵。
答李希淳屯田三首。 去歲嘗蒙遠(yuǎn)寄詩,當(dāng)時已嘆友朋希。如今存者殆非半,不縱歡游待幾時。
答友人。 何者名為善處身,非唯能武又能文。可行可止存諸已,或是或非系在人。遍數(shù)古來賢所得,歷觀天下事須真。吉兇悔吝生乎動,剛毅木訥近於仁。易地皆然休計較,不言而信省開陳。雖居蠻貊亦行矣,無患鄉(xiāng)閭情未親。
放言。 既得希夷樂,曾無寵辱驚。泥空終日著,齊物到頭爭。忽忽閑拈筆,時時自寫名。誰能苦真性,情外更生情。
垂柳短吟。 臨溪拂水正依依。更被狂風(fēng)來往吹。薄春不勝煙羃羃,深春無奈日遲遲。誰家縹渺青羅帔,何處蹁躚金縷衣。猶恐離人腸未斷,滿天仍看亂花飛。
對花吟。 春在花爭好,春歸花遂殘。好花留不住,好客會亦難。酒即對花飲,花宜把酒看。如何更斟酒,乃盡此時歡。
東海有大魚。 東海有大魚,罔罟無能近。碭然一朱水,螻蟻得而困。
代簡謝尹處初先生。 樂國久容人避乖,非窩何以狀清懷。則予豈敢窺高躅,天險能升不用階。
風(fēng)霜吟。 見風(fēng)而靡者草也,見霜而殞者赤草也。見風(fēng)而鳴者松也,見霜而凌者亦松也。見風(fēng)而靡,見霜而傷,焉能為有,焉有為亡。
負(fù)河陽河清濟源三處之約以詩愧謝之。 秋霖積久泥正滑,念念何日天開晴。親朋延望固已甚,衰軀怯寒難遠(yuǎn)行。一程相去雖不遠(yuǎn),兩次講行終未成。二事交戰(zhàn)乎胸中,隱幾愁坐無由平。
觀陳希夷先生真及墨跡。 及見希夷跡,又見希夷真。始知今與古,天下長有人。
觀七國吟。 當(dāng)其末路尚縱橫,仁義之言固不聽。肯謂破齊存即墨,能勝坑趙盡長平。清晨見鬼未為怪,白日殺人奚足驚。加以蘇張掉三寸,扼喉其勢不俱生。
東軒消海初開勸客酒二首。 為愛消梅勝早梅,數(shù)枝先發(fā)日徘徊。若教嶺表臘前盡,安有洛陽正后開。香逐暖風(fēng)初出谷,艷隨芳酒正浮醅。佳賓會取東君意,莫負(fù)乘春此際來。
答客。 人間相識幾無數(shù),相識雖多未必知。望我實多全為道,知予淺處卻因詩。升沉休問百年事,今古都?xì)w一局棋。乘馬須求似騏驥,柰何騏驥未來時。
府尹王宣徽席上作。 留都三判主人翁,大第名園冠洛中。又喜一年春入手,萬花香照酒巵紅。
恩怨吟。 人之常情,無重于死。恩感人心,死猶有喜。怨結(jié)人心,死猶未已。恩怨之深,使人如此。
代書寄長安幕張文通。 無學(xué)又無謀,胸中一向虎。苦腸忺飲酒,病眼怕看書。洛浦輕風(fēng)里,天津小雨馀。故人千里隔,相望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