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漢書十七首 其十五 《西域傳》。 葭葦茫茫白草肥,漢家屯戍在渠犁。陽關(guān)望盡蒲昌海,都護(hù)時(shí)將漢節(jié)西。
隋書十首 其九 史萬歲。 蜀將當(dāng)年服遠(yuǎn)夷,至今猶自詟天威。亡夫決勝憑驍勇,卻向南中仆舊碑。
五先生詠 其一 孫典籍西庵。 孫公本龍性,容觀何飄灑。玄理洞丘墳,興喻深騷雅。抗志屬天云,改服隨金馬。運(yùn)命不可常,千秋恨難寫。
由瑞虹抵沿山河三首 其三。 天地本蘧廬,光陰成過客。人生惟百年,而誰能滿百。良時(shí)不盡歡,容華枉拋擲。采葛懷三秋,況此三秋隔。舉目盡途人,安知胡與貊。行行但來歸,無為久離索。
落花。 每到花時(shí)忍獨(dú)醒,化機(jī)開落幾曾停。落花還有開花日,雪鬢何時(shí)得再青。
三國志魏書九首 其七 陳登。 海內(nèi)元龍是俊流,郡齊空抱濟(jì)時(shí)憂。不堪多難逢搖落,誰與同登百尺樓。
李都尉從軍。 男兒慕遠(yuǎn)略,行役在戰(zhàn)場。形影逾萬里,悠悠思故鄉(xiāng)。悲風(fēng)動地來,砂礫暮飄揚(yáng)。浮云一相失,欲歸道已長。俛仰循刀環(huán),何得不彷徨。
饒陽雜詩十首 其七 黃竹坪。 黃竹坪前日向低,茂林歸鳥各爭棲。峰巒不盡秋云色,家在羅浮四百西。
后漢書十五首 其十 馬融。 東觀重校圖書日,西第初成獻(xiàn)頌時(shí)。總為浮榮移素節(jié),豈應(yīng)吾道在逶迤。
白纻詞二首 其二。 天河熒熒橫鵲梁,閶門半啟秋風(fēng)涼。吳娥窈窕斗華妝,越羅楚練蒙素禳。促樽合坐飛瑤觴,樽前起舞搖明珰。引商激羽聲琳瑯,含情托意一何長。東江月出西江光,芙蓉露下楊柳霜。
秋夜長。 靜夜不能寐,攬衣步中堂。氣候變寥慄,羅幌凄微霜。崇蘭萎素姿,蟋蟀鳴近床。清曲為誰理,況茲秋夜長。單居易為感,不覺涕沾裳。
史記三十六首 其三十一 司馬相如。 徼外西夷入版圖,使君擁傳過成都。長江可恨流如錦,不洗臨邛舊酒壚。
賦得行路難贈劉生二首 其一。 奉君九醞之美酒,佩君萬鎰之瓊琚。適體粹白之狐腋,枕前不夜之明珠。富貴于人各有命,求而不得將何如。太行之山騏驥伏鹽車,東流之水西上魚。大塊勞生燎如此,為君長嘆空踟躕。
陸平原羈宦。 悠悠川上云,矯矯云中翼。如彼游宦子,搖搖心靡極。昔我辭故鄉(xiāng),千里憑華軾。今來滯洛都,素衣化緇色。通籍廁宮僚,回翔金殿側(cè)。世網(wǎng)重相嬰,感念成悽惻。牽懷谷水陽,纏綿胸與臆。思鳥有悲音,歸飛猶未得。
三國志魏書九首 其四 陳思王。 十年三徙竟何之,夢里磨錢夢后疑。國本未搖枝干盡,不須求自試明時(shí)。
怨歌行。 大鵬翼垂云,而蒙嗤赤鴳。蘭蕙豈不芳,零落同蕭莧。貞則抱忠誠,伯蘭乃讒間。宰嚭售奸欺,伍員徒苦諫。金石猶銷鑠,萋菲為禍患。中情一暌離,安得回清盼。信義不我虧,殿憂淚泛潸。袖里尺素書,顧托云中雁。
游仙四首 其三。 酒進(jìn)瓊漿脯擘麟,何年重得駐飆輪。仙家日月都如此,莫說蓬萊海有塵。
夏日園亭七首 其二。 溶溶新綠滿池塘,紅藕花深屬玉藏。驀地赤游忽驚散,空馀煙水半斜陽。
宋書八首 其五 顏竣。 潯陽臥內(nèi)握戎機(jī),恩寵那知事漸非。有詔奪情初強(qiáng)起,君王親賜綵綸衣。
隋書十首 其八 柳?。 麟閣曾聞盡世臣,柳?恩寵更無倫。內(nèi)庭夜宴虛明月,不見詞人見偶人。
盧郎中感交。 旦夕歷城闉,曠遠(yuǎn)聊騁目。北顧邯鄲道,南指太行麓。燕趙昔名疆,賢哲竟馳逐。亭幛絕烽煙,雁門居李牧。秦人屢西卻,良將稱馬服。邊鄙多俠氣,慷慨遺芳躅。天步屬艱難,邦家遂傾覆。浮云蔽舊京,中原力誰戮。羈旅及幽并,濫竽縻薄祿。朽株豈棟梁,弱蘿依灌木。寬租愧漢倪,鳴弦思魯虙。惓惓懷良儔,何以托心曲。
白鹿社為馮泰氏二首 其二。 夸士吝浮榮,達(dá)人慕奇勝。龐公棲鹿門,蔣詡辟羊徑。眷茲螺山幽,龍灣夾澄瑩。笙鶴時(shí)紆回,驪珠夜輝映。即事寡喧豗,撫化成嘉詠。既伸仲長志,寧淺康樂興。良辰集我友,投分適所性。大業(yè)互切劘,玄言復(fù)印證。捫蘿拾紫芝,悠然與心稱。長嘯倚崇阿,鸞音滿清聽。
詠孔雀。 珍禽產(chǎn)南國,金翠美無度。渴飲沆瀣泉,饑餐叢桂蠹。文采誇鳳凰,俛仰羞雞鶩。十步一騫翔,五步一回顧。置尾選幽棲,晏出畏霧露。豈不自矜憐,竟為虞羅誤。當(dāng)筵舒錦屏,應(yīng)節(jié)轉(zhuǎn)吭嗉。衒奇乃禍胎,況復(fù)懷姓妒。
史記三十六首 其十五 藺相如。 獻(xiàn)璧相如亦壯哉,秦廷相顧重裴徊。澠池莫問誰強(qiáng)弱,羸得君王擊缶來。
后漢書十五首 其十四 范式。 千里剋期曾赴約,百年生死見交情。素車白馬者誰子,知是山陽范巨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