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庭菊未開桃花反盛放異而索句得七絕四章但取協韻不分次第也 其二。 枝頭灼灼燦瓊瑰,消息無煩羯鼓催。想是春情難自閟,含香又向九秋開。
消夏詞 其四。 流水高山事偶然,敢將焦尾比前賢。拂琴撫縵君休笑,寄興由來不在弦。
消夏詞 其三。 鎮日留香不捲簾,安排韻事斗叉尖。兒童識得閒中趣,寶鴨煙微仔細添。
慰陳芷公兼悼宗錦世兄。 荀氏有八龍,君家少其一。七星看伴月,承歡同繞膝。頃歲月光掩,傷春集正刻。客秋一星沈,奪錦編又勒。孟郊哭子哀,寫懷曾縱筆。父子有天性,情固難自克。不才且酸辛,矧乃才俊逸。吾謂君莫悲,君門方盛極。有子總師干,有子勤吏職。群季亦聞人,詩書狀行色。蘭桂滿庭前,英英并秀出。君更壽而康,等身勤著述。天地無全美,三多況已得。達哉漆園叟,彭殤皆儔匹。釋氏重真性,久存非物質。尼山有至言,聞道死何恤。修短有定分,奈何自惻惻。老我頹唐甚,思抽慚乙乙。一言聊慰君,色空儻可識。
答陳芷云代簡 其二。 聞君構橫逆,啟釁在蕭墻。臨風一嘆息,世態故诪張。眷彼陰陽理,屈伸事靡常。才高忌況眾,群喙易中傷。中傷亦何害,暫晦發彌光。大蘇文字獄,千古馀芬芳。澄清澆不濁,叔度自汪汪。
答陳芷云代簡 其一。 好風東南來,吹墮雙飛雁。雁足字行行,讀罷滋慚汗。樗櫟本庸材,翻作楩楠看。追琢千瑯玕,照眼寶光絢。谷王量善下,齒牙隨花燦。置我九天上,青云偉顧盼。念此不虞譽,坐起增永嘆。多謝拳拳意,后塵儻可勸。
李生歸自建業復橐筆應暹羅日報社聘為詩送之。 我友有俊子,英年才藝多。橐筆走吳越,輿論資調和。直道三代遠,坐看雉罹羅。歸來重嘆息,壯志未消磨。待價且蘊櫝,荊璞防差訛。但愁駒隙駛,難返魯陽戈。中山酲未解,歲月已蹉跎。雙鯉忽遠至,喜詠嚶鳴歌。長風萬里破,直上湄公河。蠻方夜不禁,誰來醉尉呵。思想自由發,言論無媕娿。臨厓送行旌,望洋意若何。努力加餐飯,異地慎風波。
贈吳畫師約生。 晉人重寫貌,頰上曾添毫。唐周寫趙縱,貌似未為高。吳君今妙手,落筆軼其曹。寫我頹唐狀,神肖非皮毛。引鏡試自照,一笑傾醇醪。我身非我有,況乃久禪逃。
代陳邑侯友云壽某節母。 蒼蒼嶺上松,獨立傲冰雪。歲寒百卉彫,霜筠正秀絕。栽者天所培,賢豪貴自決。節母勵節時,艱難經百折。晝耕隴如梯,夜臥衾似鐵。滫瀡奉親勞,義方訓子切。家有千里駒,騰驤邁前哲。蒼黃國體變,匡時仗英杰。護法志不撓,囹圄任扃鐍。安有守節母,肯令兒失節。時清公論定,議院席再列。十月嶺梅開,婺光照高潔。瑤觴集群賢,隨風霏玉屑。我有介眉詞,吏事苦羈紲。北望托冥鴻,聊表深誠結。
壽翁母李太夫人八秩晉一。 笙詩譜南郂,萱闈隆孝養。寶婺煥中天,正照瓊筵上。賓主盛觥籌,入眼衣光絢。壽母壽而康,八旬人尚健。祝哽珠玉多,云箋飛片片。膝下有佳兒,申江廣酬唱。曾種河陽花,佐理皆英彥。忽逢陵谷遷,習坎資保障。驅車走南北,駿譽馳將遍。世事空中花,有為等露電。彈指去來今,誰是人我相。一語阿彌陀,同祝壽無量。
樹聲。 滿林瀟颯勢將摧,并入遙空旅雁哀。幾度開門疑看雨,有人倚枕誤聽雷。枝頭影壓蟾光碎,葉底寒催鶴夢回。好是前山新雨后,巖泉終夜伴喧豗。
讀劉廷琛先生覆禮制館書題后。 江城幾度聽鳴笳,極目煙塵日易斜。巢月有枝凄蜀魄,乘風無計覓仙槎。一時秋興誰悲杜,萬劫冬青尚作花。莫怨西山薇蕨少,桃源深處有桑麻。
和王君少筠四聲詩次原韻風聲。 鳴條拂幔漏聲闌,獨坐燈前感百端。修竹愁生前度密,疏林夜釀幾分酸。玉樓凍合馀威峭,檐鐵音傳旅夢寒。記得故園秋欲老,井梧搖落曉煙殘。
舟次龜湖作。 萬嶺回環似玉城,銅旗鐵帽更崢嶸。山連鄰境云斜出,石壓江門浪怒爭。夾岸梅花香斷續,參天竹樹綠縱橫。老懷到此塵心淡,欲借桃源辟地耕。
柬王弘愿居士 其二。 覓心不得說安心,慚愧風前薝卜林。大地山河原泡幻,當頭日月自升沈。眾生火宅馀酣夢,末劫靈山剩梵音。說法若知無法說,迷津寶筏笑空尋。
柬王弘愿居士 其一。 教義懷疑欲細談,問君高論可容參。名心未化終非佛,癡望猶存總是凡。性體由來無色相,空花枉自費研探。蒲團坐破果何有,云在青山月在潭。
老松吟。 參天黛色郁森森,獨倚懸崖閱古今。境寂祇宜孤鶴伴,風來欲作老龍吟。乘時花木誰知己,暮歲冰霜寄賞音。莫向人間支大廈,出山泉水異初心。
有規。 柔情空自托瓊瑰,六義無關派漫開。荑稗易豐終異谷,齒牙不惜為憐才。群怨興觀思故訓,風云月露盡詩材。莫將綺語爭哀艷,應識西昆是別裁。
詠竹。 秋聲十里離離影,正是風篁入望時。清節知無因熱意,虛心豈有傲人姿。淇園翠鎖煙三徑,湘水青涵玉萬枝。幾度濡毫思細寫,胸無成竹敢輕為。
九日庭菊未開桃花反盛放異而索句得七絕四章但取協韻不分次第也 其一。 準擬花前醉濁醪,重陽無菊眼空勞。秋風恐被騷人怨,吹取晴霞上小桃。
消夏詞 其二。 銀瓶滾雪試新茶,槐火新添興味賒。最是月明風定后,一篇秋水讀南華。
消夏詞 其一。 楝花開過日方長,菡萏風來滿院香。雪藕一甌棋一局,人間何處不羲皇。
山行 其三。 牛皮嶂上雨空濛,俯視忽驚失眾峰。記得舊游風景好,排青滴翠幾千重。
山行 其二。 落花滿徑濕香泥,步過東坡又轉西。忽聽聲聲行不得,萬山深處鷓鴣啼。
山行 其一。 履石穿云不計程,東風吹雨入松聲。舉頭忽訝天如線,人在深山峽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