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 假守昭平郡,當門桂水清。海遙稀蚌跡,峽近足灘聲。
駐節太康。 霜葉飛紅過夏墟,金風吹雁集荒渠。鞭揮清渭分流外,目送烏江遠樹馀。五子歌聲猶在耳,十旬獵跡已成畬。天時人因堪惆悵,悶對牙旗展簿書。
送鄭正則徐州行營。 從軍非隴頭,師在古徐州。氣勁三河卒,功全萬戶侯。元戎閫外略,才子握中籌。莫聽關山曲,還生塞上愁。
送韋逸人歸鐘山(一作皇甫冉詩)。 逸人歸路遠,弟子出山迎。服藥顏猶駐,耽書癖已成。柴扉多歲月,藜杖見公卿。更作儒林傳,應須載姓名。
登無錫北樓(一作皇甫冉詩)。 秋興因危堞,歸心過遠山。風霜征雁早,江海旅人還。驛樹寒仍密,漁舟晚更閑。仲宣何所賦,只欲滯柴關。
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 將軍稟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雖為感恩者,竟是思歸客。流落荊巫間,裴回故鄉隔。離筵對祠宇,灑酒暮天碧。去去勿復言,銜悲向陳跡。
送麹司直。 曙雪蒼蒼兼曙云,朔風煙雁不堪聞。貧交此別無他贈,唯有青山遠送君。
送李敖湖南書記。 憐君才與阮家同,掌記能資亞相雄。入楚豈忘看淚竹,泊舟應自愛江楓。誠知客夢煙波里,肯厭猿鳴夜雨中。莫信衡湘書不到,年年秋雁過巴東。
送郴縣裴明府之任兼充宣慰。 白蘋楚水三湘遠,芳草秦城二月初。連雁北飛看欲盡,孤舟南去意何如。渡江野老思求瘼,候館郴人憶下車。別后天涯何所寄,故交惟有袖中書。
送錢拾遺歸兼寄劉校書。 墟落歲陰暮,桑榆煙景昏。蟬聲靜空館,雨色隔秋原。歸客不可望,悠然林外村。終當報蕓閣,攜手醉柴門。
送李遂之越。 未習風波事,初為東越游。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梅市門何處,蘭亭水向流。西興待潮信,落日滿孤舟。
送鄭正則徐州行營(一作皇甫冉詩)。 從軍非隴頭,師在古徐州。氣勁三河卒,功全萬戶侯。元戎閫外略,才子握中籌。莫聽關山曲,還生塞上愁。
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錢大郎中李十七舍人。 衰病已經年,西峰望楚天。風光欺鬢發,秋色換山川。寂寞浮云外,支離漢水邊。平生故人遠,君去話潸然。
別房士清。 世路還相見,偏堪淚滿衣。那能郢門別,獨向鄴城歸。平楚看蓬轉,連山望鳥飛。蒼蒼歲陰暮,況復惜馳暉。
聞吹楊葉者二首。 妙吹楊葉動悲笳,胡馬迎風起恨賒。若是雁門寒月夜,此時應卷盡驚沙。天生一藝更無倫,寥亮幽音妙入神。吹向別離攀折處,當應合有斷腸人。
留別常著。 歲晏蒼郊蓬轉時,游人相見說歸期。宓君堂上能留客,明日還家應未遲。
登丹陽北樓(一作張繼詩)。 寒皋那可望,旅望又初還。迢遞高樓上,蕭條曠野閑。暮晴依遠水,秋興屬連山。浮客時相見,霜凋動翠顏。
送張光歸吳。 看取庭蕪白露新,勸君不用久風塵。秋來多見長安客,解愛鱸魚能幾人。
送別。 穆陵關上秋云起,安陸城邊遠行子。薄暮寒蟬三兩聲,回頭故鄉千萬里。
夜泊湘江。 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連云秋雁多。寂寞舟中誰借問,月明只自聽漁歌。
送李騎曹之靈武寧侍。 一歲一歸寧,涼天數騎行。河來當塞曲,山遠與沙平。縱獵旗風卷,聽笳帳月生。新鴻引寒色,回日滿京城。
郢城秋望。 白首思歸歸不得,空山聞雁雁聲哀。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見秋風逐水來。
塞下曲。 寶刀塞下兒,身經百戰曾百勝,壯心竟未嫖姚知。白草山頭日初沒,黃沙戍下悲歌發。蕭條夜靜邊風吹,獨倚營門望秋月。
題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臺寺見寄)。 石林精舍武溪東,夜扣禪關謁遠公。月在上方諸品靜,僧持半偈萬緣空。秋山竟日聞猿嘯,落木寒泉聽不窮。惟有雙峰最高頂,此心期與故人同。
送楊中丞和蕃。 錦車登隴日,邊草正萋萋。舊好尋君長,新愁聽鼓鼙。河源飛鳥外,雪嶺大荒西。漢壘今猶在,遙知路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