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思道再知漢州三首 其一。 千山行盡見平川,雞犬相聞俗晏然。父老共知仁圣意,十年重借使君賢。
謝子瞻尚書惠墨端溪硯二首 其二 端溪硯。 端溪清冥幾千尺,玄潭噴云噓紫石。層空飛溜瀉珠璣,太古陰崖摧霹靂。剪裁巖屏作風字,琢磨水鏡成月魄。似聞松上颼颼聲,一洗塵埃傾七澤。先生每思窮禹穴,東叱天吳掛帆席。山祗水若獻幽寶,贈我不啻千金璧。玉堂金井汲寒泉,坐視青天浸虛碧。豈知來從海嶠外,鳥道穿云下絕壁。嗟我本是山中人,慚無詞藻對卿客。鄉人子云思奇苦,終老漢庭長執戟。至今舊宅有墨池,何怪著書玄尚白。行當提攜返敝廬,更廣牢愁吊遺跡。
送周思道再知漢州三首 其二。 使君昔日撫疲羸,曾奏囊封有直詞。一臥家山今白首,重來猶擁舊旌旗。
游李少師園十題 和張二十五游白龍溪甘水谷郊居雜詠七首 其六。 夜靜月明溪水喧,先秋風物已蕭然。藤蘿作帳云為枕,冷掛絺衣石上眠。
游李少師園十題 其二。 松姿鶴性自宜閒,天與幽奇避俗喧。謝客風流臨海嶠,秦人歌嘯入花源。
資中八首 其六。 風定江澄境象閒,水清波影倒云山。漁舟蕩漾清光里,白鷺驚飛杳靄間。
資中八首 其四。 五月江流萬賈船,迅如飛電擘群山。荊云峽雨須臾過,白帝江陵朝暮間。
和張二十五春日見寄五首 其五。 流水家家入,脩篁處處同。城南履道宅,白傅有遺風。
游李少師園十題 其九 雁翅柏。 高枝含煙霧,密葉張羽翼。參差隨風勢,慘澹入云色。
游李少師園十題 其五 水輪。 崩騰噴雪浪,晝夜無停息。回旋天磨轉,運動日卓側。
游李少師園十題 其七 蓮池。 藻荇遍回塘,芙蕖出清水。紅燈迭照映,翠蓋相磨倚。
游李少師園十題 其四 鶴。 王子吹笙去,仙禽下云端。夜棲松月靜,朝舞檜風寒。
坤成節教坊致語口號。 綵仗含風縹緲間,神孫當寧燕千官。太陰入夢祥初發,中岳聞呼老更難。諸夏豐年生詔令,兩儀和氣入吹彈。下臣拜獻坤成樂,長奉千秋萬歲歡。
游李少師園十題 其一 松島。 孤嶼何亭亭,蒼松郁相對。池中蛟龍起,天際風雨會。
御制太皇太后挽詞四首 其三。 天祐周邦世世仁,篤生文母濟斯民。嗣徽慈后光宗祖,配極英皇育圣神。崇慶垂衣寧寶座,延和負扆翊沖人。長言永慕遵遺訓,要在齊家與正身。
答孫莘老病中寄謝諸同舍。 言有逆耳忠,藥有苦口利。康強本危慮,憂患生逸意。先生蹈周孔,陋巷樂仁義。新命登諫垣,四方想平治。舞雩逐清爽,伏枕送炎熾。作詩存警戒,教告在同志。蒼生系正人,丹扆渴高議。矧當敷經訓,勸講日嚴侍。桓榮大師尊,鄭公三鑒備。天衢進方亨,王路坦無陂。告猷補袞職,正色伏蒲地。陽城可以起,醇酒毋數醉。
答劉中叟。 十年臥伊洛,半世老鉛槧。君恩還故棲,蠹簡幸窺覘。濫陪英雄游,自覺山野僭。有美劉夫子,相逢樂無厭。騰騫入霜臺,便若阻城塹。朝言渴蹇諤,民瘼待針砭。清詩叩哀玉,孤秀出群艷。伐木激頹風,佩蘭起幽念。顧我久羈寓,來如水鳧泛。晨興想三川,夕夢越雙劍。終當出都門,瘦馬搖破韂。事業付公等,斯言免為玷。
春鮪初登。 風煦陽和候,冰消水澤春。乘舟施密罟,登鮪薦明神。大壑翻紅鬣,長波失錦鱗。味參籩實美,羞與澗毛新。事異觀棠日,時非濫泗辰。猗歟潛有頌,率職自{慮下換魚右攵}人。
春日有懷仆射相公洛陽園。 闕塞當門外,伊流繞舍西。松筠下改色,桃李自成蹊。稚筍穿階迸,珍禽拂面棲。公歸臥林壑,好作釣璜溪。
太皇太后挽詞三首 其二。 治道初無事,齊家與正身。練繒躬至儉,行葦被深仁。受冊辭隆禮,為霖屬老臣。太平遺德在,白首泣堯民。
御制太皇太后挽詞四首 其一。 任姒基王跡,涂莘首化風。德超千古上,治定九年中。日月無私照,乾坤不宰功。寧神登太室,永佑宋無窮。
太皇太后挽詞三首 其三。 能助君成圣,惟知諫必從。徽音推二后,盛治見三宗。虛扆翔丹鳳,仙輴駕玉龍。凄涼厚陵路,墓木拱高峰。
資州路月山亭。 軒亭枕蒼峰,縹緲視空闊。長江翻天去,回斡地軸折。洪濤破山門,崖谷盡爭裂。孤云行無蹤,飛鳥去自沒。游子怨路長,煩襟此披豁。昔觀黃河流,浩蕩窺禹穴。乾坤何壯觀,永嘆舊游絕。茲亭雖非匹,山水頗秀發。茫茫八紘內,所歷但毫末。安得乘飛飆,人寰瓷超越。
和呂子進元夕。 何處元宵好,天街第一坊。九重金闕外,萬壽綵山旁。扈蹕凝祥島,迎鑾資善堂。帝城燈火滿,歸坐若禪房。
子瞻尚書惠涵星硯月石風林屏作歌以送之賦十。 端溪千仞涵明星,虢山木古藏陰靈。蘇公贈我此二寶,使我坐臥瞻云屏。我觀天地間,有物皆流形。或從清空入幽谷,中夜隕石翻階蓂。齊諧志怪不能狀,欲說但恐同優伶。公游浙江探禹穴,長嘯宇宙臨滄溟。手攀天河弄星月,醉落大筆還微醒。故分星月入我室,光照窗戶風生庭。長林偃絕壁,晚色寒青冥。似聞洪濤卷萬木,直干不折當風霆。玄云欲落雪。夜久孤燈熒。報贈愧無青玉案,苦吟徒使鬼神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