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集鮑樓作。 秋在湖樓正可過,扁舟窈窕逐菱歌。淡云遮月連天白,遠水生涼入夜多。已是高人難聚會,矧逢佳節共吟哦。明朝此集喧城市,應說風流似永和。
中川別舍弟。 中川人語別,南國夜何其。江回風來急,山低月落遲。纜從前浦遠,角在古城吹。五畝耕鋤地,何當手共治。
漳州圓山。 輕煙漠漠霧綿綿,野色籠青傍屋前。盡說漳南風水好,眾山圍繞一山圓。
漳州別王仲言秘書。 百草各有種,春至不栽培。交情重故知,豈論才不才。相識十年初,再見天之涯。共飲一杯酒,粲若紅顏開。人生有此樂,知復能幾回。契闊幾已深,矧爾病與衰。朔風從何來,吹白枝上梅。天寒日欲莫,又乃行色催。君去江水西,我歸近天臺。東西道路長,未可心膂催。明朝碧云多,行思良徘徊。
漳州送王益統制謫歸時方收峒寇。 京口丘都督,江淮第一人。竭心安宋代,決策斬蘇囂。猛將親經選,高材近莫倫。六鈞來有力,一騎去無塵。塞靜良弓隱,時明枉事伸。遷車行地遠,歸詔及春新。恃隱猺奴蠢,招亡鼠技貧。眾情歡殺賊,國本在安民。功過今方便,忠誠正可陳。能言學李固,茲日顧亡身。
夜涼。 夜涼扶杖出山齋,身似孤云倚石岸。吟就不知山月曉,清風滿面落松釵。
新秋。 新秋一雨洗林關,晚色清澄滿望間。風靜白云橫不斷,山前又疊一重山。
新春喜雨。 農家不厭一冬晴,歲事春來漸有形。昨夜新雷催好雨,蔬畦麥垅最先青。
秀峰寺。 籃輿晚泊近巖隈,精舍門臨古道開。僧子相逢便相識,十年三過秀峰來。
謝劉明遠華亭惠書。 別遠心常記,書歸亦到吾。離家非失計,有子已為儒。海淺編魚扈,人清養鶴雛。禮優賓館暇,賦詠幾歡娛。
新春書事。 出門閒步草萋萋,桑柘陰中亦有蹊。幾樹晴煙鶯囀早,一塘春水燕飛低。空如陶亮官為令,難學巖陵住近溪。圣世幸時沾薄祿,不能辛苦又攀躋。
謝步石鼓山。 謝公曾步處,石鼓尚依然。地狹川多漲,山高浦欲旋。不因詩句說,更復有誰傅。懷望徘徊久,寒郊起暮煙。
湘中。 舊說湘中事,身來又可尋。廟存虞帝跡,江照楚臣心。為客人俱遠,題名刻自深。春回洲渚綠,遙望正沉吟。
湘水。 湘水幾千里,平流少激淵。數家分市井,列石起峰巒。豈是昔曾到,獨疑畫上看。吟詠身漸老,向此作微官。
夏夜同靈暉有作奉寄翁趙二友。 齋居惟少睡,露坐得論文。涼夜如清水,明河似白云。宿禽翻樹覺,幽磐度溪聞。欲識他鄉思,斯時共憶君。
贈徐照。 近參圓覺境如何,月冷高空影在波。身健卻緣餐飯少,詩清都為飲茶多。城居亦似山中靜,夜夢俱無世慮魔。昨日曾知到門外,因隨鶴步踏青莎。
贈薌林后人。 南北門相對,傅來歲月深。但添新意趣,不改舊園林。花日移朝坐,松風伴夕吟。自然忘宦達,非是少知音。
贈李丹上。 曾學輕騰術,長懷萬里心。江湖云似水,巴廣石如林。好飲身常樂,無言道更深。丹砂能愈疾,不用化黃金。
贈九華李丹士。 長記零陵郡,共看江上峰。一生輕世事,幾處認仙蹤。轉式驅雷電,封泥伏虎龍。三千三百里,今日又相逢。
題李氏山亭。 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竹高隨路有,山靜隔江青。人在云間語,潮生戶外汀。憑高一長望,疑欲人滄溟。
夏日閒坐。 無數山蟬噪夕陽,高峰影裹坐陰涼。石邊偶看清泉滴,風過微聞松葉香。
題李商叟半村堂。 住屋半依村,先生氣貌尊。若非迎好客,長是掩柴門。覓句行山影,披蓑釣月痕。固貧年八十,惟得令名存。
夏日湖上訪隱士。 煩暑何能避,孤舟訪隱人。水鄉菱藕熟,晴野稻苗新。為學師前輩,談空悟宿身。鏡湖三百頃,不似此湖濱。
夏日。 書困當檐立,微風動鬢毛。桐陰遮井暗,鶯語出林高。執熱思時雨,如疲得美醪。居然吟思起,獨步幾周遭。
喜雨。 自入春來旱,祈求到夏中。數朝人盡恐,今夜雨須通。云氣昏獨散,雷聲隱漸隆。池魚先得活,歡喜與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