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矣陳琳,悲哉宋玉,披襟共此清秋。恰重陽又到,載酒樓頭。
君言計日江南去,看霜林、橘柚如毬。未成分手,偏宜對菊,醉發狂謳。
鼓枻漫逐河流。有蕭娘窈窕,潛貯商丘。問故鄉雖好,可否同游。
天涯況未銷烽燧,罨畫溪、莫說尋幽。好將彩筆,登臺賦雪,一笑淹留。
金菊對芙蓉。清代。宋犖。 老矣陳琳,悲哉宋玉,披襟共此清秋。恰重陽又到,載酒樓頭。君言計日江南去,看霜林、橘柚如毬。未成分手,偏宜對菊,醉發狂謳。鼓枻漫逐河流。有蕭娘窈窕,潛貯商丘。問故鄉雖好,可否同游。天涯況未銷烽燧,罨畫溪、莫說尋幽。好將彩筆,登臺賦雪,一笑淹留。
宋犖(1634年~1714年),字牧仲,號漫堂、西陂、綿津山人,晚號西陂老人、西陂放鴨翁。漢族,河南商丘人。官員、詩人、畫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犖與王士禎、施潤章等人同稱“康熙年間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犖奉詣入京師為康熙皇帝賀壽,被加官為太子少師,復賜以詩,回到家鄉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歲。康熙下旨賜祭葬于其家鄉商丘,祟祀名宦鄉賢,葬于西陂別墅(今大史樓村)。 ...
宋犖。 宋犖(1634年~1714年),字牧仲,號漫堂、西陂、綿津山人,晚號西陂老人、西陂放鴨翁。漢族,河南商丘人。官員、詩人、畫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犖與王士禎、施潤章等人同稱“康熙年間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犖奉詣入京師為康熙皇帝賀壽,被加官為太子少師,復賜以詩,回到家鄉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歲。康熙下旨賜祭葬于其家鄉商丘,祟祀名宦鄉賢,葬于西陂別墅(今大史樓村)。
詠馬蹄墨一首柬留守鄭廣之玉峰李景輝二知己。明代。童軒。 汗血曾勞百戰場,空遺踣鐵在文房。硯臺夜跡元霜滑,筆陣朝沖紫霧香。削玉謾勞龍作劑,藏金聊藉豹為囊。可憐一蹶無人識,卻欲追蹤后二王。
送何喬仲赴闕四首 其一。明代。黎民表。 招搖有桂樹,結根南海湄。蒙蘢度霜霰,皎潔常不移。以茲孤直性,貢之白玉墀。春風被蘭茝,榮耀同一時。雖有艷陽質,比君璚樹枝。明堂備榱桷,海寓瞻巍巍。丹青洵云美,玄素豈所睽。無言愧桃李,幸得仰容輝。
壽太師 其一。宋代。吳順之。 堯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論道際風云。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圣君。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