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發方讀書,謀身苦不早。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
天網信崇大,矯士常慅慅。逸目駢甘華,羈心如荼蓼。
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顛倒。誰揭赪玉盤,東方發紅照。
春熱張鶴蓋,兔目官槐小。思焦面如病,嘗膽腸似絞。
京國心爛漫,夜夢歸家少。發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
青樹驪山頭,花風滿秦道。宮臺光錯落,裝盡偏峰嶠。
細綠及團紅,當路雜啼笑。香風下高廣,鞍馬正華耀。
獨乘雞棲車,自覺少風調。心曲語形影,只身焉足樂。
豈能脫負檐,刻鶴曾無兆。幽幽太華側,老柏如建纛。
龍皮相排戛,翠羽更蕩掉。驅趨委憔悴,眺覽強容貌。
花蔓閡行輈,縠煙暝深徼。少健無所就,入門愧家老。
聽講依大樹,觀書臨曲沼。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
韓鳥處矰繳,湘鯈在籠罩。狹行無廓落,壯士徒輕躁。
春歸昌谷。唐代。李賀。 束發方讀書,謀身苦不早。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天網信崇大,矯士常慅慅。逸目駢甘華,羈心如荼蓼。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顛倒。誰揭赪玉盤,東方發紅照。春熱張鶴蓋,兔目官槐小。思焦面如病,嘗膽腸似絞。京國心爛漫,夜夢歸家少。發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青樹驪山頭,花風滿秦道。宮臺光錯落,裝盡偏峰嶠。細綠及團紅,當路雜啼笑。香風下高廣,鞍馬正華耀。獨乘雞棲車,自覺少風調。心曲語形影,只身焉足樂。豈能脫負檐,刻鶴曾無兆。幽幽太華側,老柏如建纛。龍皮相排戛,翠羽更蕩掉。驅趨委憔悴,眺覽強容貌。花蔓閡行輈,縠煙暝深徼。少健無所就,入門愧家老。聽講依大樹,觀書臨曲沼。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韓鳥處矰繳,湘鯈在籠罩。狹行無廓落,壯士徒輕躁。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晝錦。明代。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點絳唇 其七 秋暮旅懷柬翼蒼。清代。曹爾堪。 衰草重岡,雁燈吹滅諸陵火。誰家菊朵,開近扶風左。無限悲秋,難覓江淮舵。耽枯坐,閑門深鎖,紅葉堆中我。
贈得一禪師。宋代。敖陶孫。 舊時典正父,今日一浮屠。四海誰知己,三更忽撚須。空山吼獅子,暗壁縛於菟。何日當吾眼,藜休淡爾臞。
己卯歲除夜。宋代。趙友直。 剛迎新歲至,俄驚歲復分。燒燈明萬戶,爆竹響千門。愁對梅花詠,強將柏葉吞。經年心底事,明日付東君。
題光澤卷三首 其二 紅梅圖。明代。黃衷。 梁園無此種,上苑幾年移。獨抱冰霜骨,休誇粉膩姿。春風吹蕊蒂,絳雪綴繁枝。寫向王孫贈,能深玉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