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寒應苦,南庭戍未歸。邊聲亂羌笛,朔氣卷戎衣。
雨雪關(guān)山暗,風霜草木稀。胡兵戰(zhàn)欲盡,虜騎獵猶肥。
雁塞何時入,龍城幾度圍。據(jù)鞍雄劍動,插筆羽書飛。
輿駕還京邑,朋游滿帝畿。方期來獻凱,歌舞共春輝。
贈蘇味道。唐代。杜審言。 北地寒應苦,南庭戍未歸。邊聲亂羌笛,朔氣卷戎衣。雨雪關(guān)山暗,風霜草木稀。胡兵戰(zhàn)欲盡,虜騎獵猶肥。雁塞何時入,龍城幾度圍。據(jù)鞍雄劍動,插筆羽書飛。輿駕還京邑,朋游滿帝畿。方期來獻凱,歌舞共春輝。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
杜審言。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舟次清口 其一。宋代。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zhuǎn)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梅花引。明代。劉基。 晚云凝,晚煙橫,煙草茫茫云樹平。杜鵑聲,不堪聽,別淚暗傾,良宵空月明。冰蠶絲斷瑯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長亭,幾千程。歸計未成,愁隨江水生。
題光澤卷三首 其二 紅梅圖。明代。黃衷。 梁園無此種,上苑幾年移。獨抱冰霜骨,休誇粉膩姿。春風吹蕊蒂,絳雪綴繁枝。寫向王孫贈,能深玉葉思。
離維揚。宋代。宋伯仁。 不為鱸魚憶故鄉(xiāng),只緣心事近重陽。鬢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 其八。清代。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善愛知珍鼎,需調(diào)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