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刺蓐,又有刺竹。有刺竹矣,無刺蓐矣。彼竹何族,有刺如簇。
蹴之者瘃,天委彼酷。誰使爾蹴,爾瘃誰讟。達者蹈足,恚者仄目。
斧斤俶俶,自貽伊蝮。天道好復,況利于竹。
南有刺竹,又有刺木。有刺木矣,無刺竹矣。彼木何族,有刺如簇。
觸之者衄,天委彼酷。誰使爾觸,爾衄誰讟。達者鼓腹,歜者裂肉。
斧斤畟畟,自貽伊毒。天道好復,況利于木。
南有刺。宋代。曾豐。 南有刺蓐,又有刺竹。有刺竹矣,無刺蓐矣。彼竹何族,有刺如簇。蹴之者瘃,天委彼酷。誰使爾蹴,爾瘃誰讟。達者蹈足,恚者仄目。斧斤俶俶,自貽伊蝮。天道好復,況利于竹。南有刺竹,又有刺木。有刺木矣,無刺竹矣。彼木何族,有刺如簇。觸之者衄,天委彼酷。誰使爾觸,爾衄誰讟。達者鼓腹,歜者裂肉。斧斤畟畟,自貽伊毒。天道好復,況利于木。
(1142—?)樂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進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慶府。晚年無意仕進,筑室稱樽齋,以詩酒自娛。有《緣督集》。 ...
曾豐。 (1142—?)樂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進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慶府。晚年無意仕進,筑室稱樽齋,以詩酒自娛。有《緣督集》。
酷暑嘆。明代。謝遷。 漠漠炎埃障大荒,火輪停午晝偏長。科頭竟日真如醉,赤腳層冰未當狂。強學地仙揮羽扇,為迎田父倒荷裳。桔槔聲里心猶渴,安得天風送雨涼。
請告不允時陪巡長沙歲近除矣。。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和子山春日雨中書事見寄。宋代。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南園彩棚映綠樹,西湖畫舫臨清流。幾時云陰得斂霽,愿把一樽相獻酬。
偕容瞻公同年北上漫興。明代。陳慧嶪。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干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并扛。萬里浪頭鰲駕六,五云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群英力盡降。
賦得瓊島春云送戴廷禮還鄉。明代。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