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平居觀世間,皆謂圓融無雜壞。使其應(yīng)入如所觀,與奪交馳還窒閡。
我嘗行乞今示汝,要得圓成先擊碎。一毛不立等剎塵,八面俱來無向背。
如探有無于懷中,如問可不于自己。有無可不非外來,是中欲誰為慍喜。
佛子當(dāng)持此法門,入此界中而示現(xiàn)。丹山紅爐為汝開,歲晚歸來金百鍊。
送茶頭并化士 其十二。宋代。釋慧空。 佛子平居觀世間,皆謂圓融無雜壞。使其應(yīng)入如所觀,與奪交馳還窒閡。我嘗行乞今示汝,要得圓成先擊碎。一毛不立等剎塵,八面俱來無向背。如探有無于懷中,如問可不于自己。有無可不非外來,是中欲誰為慍喜。佛子當(dāng)持此法門,入此界中而示現(xiàn)。丹山紅爐為汝開,歲晚歸來金百鍊。
釋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號(hào)東山,俗姓陳,福州(今屬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學(xué)于圓悟、六祖,后至疏山,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禪師法嗣。高宗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禪院,次年退歸東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燈會(huì)元》卷一八、《東山慧空禪師語錄跋》)。有《東山慧空禪師語錄》、《雪峰空和尚外集》傳世。 釋慧空詩,以續(xù)藏經(jīng)本《東山慧空禪師語錄跋》及日本舊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編為二卷。 ...
釋慧空。 釋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號(hào)東山,俗姓陳,福州(今屬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學(xué)于圓悟、六祖,后至疏山,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禪師法嗣。高宗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禪院,次年退歸東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燈會(huì)元》卷一八、《東山慧空禪師語錄跋》)。有《東山慧空禪師語錄》、《雪峰空和尚外集》傳世。 釋慧空詩,以續(xù)藏經(jīng)本《東山慧空禪師語錄跋》及日本舊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編為二卷。
畫梅為章次公成之題四首 其一。。曹家達(dá)。 鶴唳四山應(yīng),花開月有棱。朔風(fēng)殘臘鼓,微雪上元燈。沙磧晨逾靜,煙光夜不凝。待招仙子下,遠(yuǎn)在最高層。
連理枝。。汪東。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愛小簾、銀蒜鎮(zhèn)雙垂。織湘波細(xì)細(xì)。忍道歡娛易。暝色連云際。水驛山程,迢遙去國,永分連理。到此時(shí)、空對石榴花,想羅巾暗記。
登郡城西樓。明代。岑徵。 黃塵捲地咽笳聲,獨(dú)上危樓百感生。象郡西來千嶂合,虎門東去大江平。秦云猶傍任囂冢,漢日長懸陸賈城。十載離憂將寄遠(yuǎn),芳洲誰與采蘭蘅。
約陸菊裳同年游虎邱欲雪不果菊以詩代簡次韻答之二首 其二。。曹家達(dá)。 遙天擘云絮,終朝息塵慮。山頭凍殺雀,夢魂自來去。
菩薩蠻·金鋪半掩銀瞻滿。宋代。蔡伸。 金鋪半掩銀瞻滿。個(gè)人應(yīng)恨歸來晚。軋軋櫓聲遲。那知心已飛。迎門一笑粲。嬌困橫波慢。偎倚綠窗前。今宵人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