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嶺踏著披秀,恰似倒食甘蔗。前頭節節不同,未可只么掉下。
雪峰玄沙黃檗,鼓山東禪西禪。是處波騰岳立,隨方五位三玄。
一一從頭咬嚼,要令首尾完全。云門盡頭一節,苦硬如咬生鐵。
一咬咬著舌頭,洛陽橋成兩截。普賢隱身無地,文殊倒退三千。
有問蔗作何味,附子出在西川。
送川全之云門。宋代。釋慧空。 入嶺踏著披秀,恰似倒食甘蔗。前頭節節不同,未可只么掉下。雪峰玄沙黃檗,鼓山東禪西禪。是處波騰岳立,隨方五位三玄。一一從頭咬嚼,要令首尾完全。云門盡頭一節,苦硬如咬生鐵。一咬咬著舌頭,洛陽橋成兩截。普賢隱身無地,文殊倒退三千。有問蔗作何味,附子出在西川。
釋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號東山,俗姓陳,福州(今屬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學于圓悟、六祖,后至疏山,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禪師法嗣。高宗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禪院,次年退歸東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燈會元》卷一八、《東山慧空禪師語錄跋》)。有《東山慧空禪師語錄》、《雪峰空和尚外集》傳世。 釋慧空詩,以續藏經本《東山慧空禪師語錄跋》及日本舊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編為二卷。 ...
釋慧空。 釋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號東山,俗姓陳,福州(今屬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學于圓悟、六祖,后至疏山,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禪師法嗣。高宗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禪院,次年退歸東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燈會元》卷一八、《東山慧空禪師語錄跋》)。有《東山慧空禪師語錄》、《雪峰空和尚外集》傳世。 釋慧空詩,以續藏經本《東山慧空禪師語錄跋》及日本舊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編為二卷。
黃河南岸見梨花二首 其二。明代。陸深。 粉痕香暈雨初乾,惆悵芳心怯曉寒。憶向小樓吹鐵笛,湘簾十二捲朱闌。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唐代。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雪后。明代。錢爾登。 高閣浩以潔,此心應自知。林花妝縞袂,鳥語噤冰枝。撥火灰寧死,愁風鬢欲絲。乾坤多缺陷,壓覆正堪悲。
走筆贈張將軍赴嶺外。明代。王世貞。 毋煩薏苡后車傳,自有清風掃瘴煙。壓載他年借廉石,盟心今日試貪泉。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于仲文。宋代。林同。 讀書無見處,與不讀書同。勿謂兒年小,能知孝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