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侯筆力鼎可扛,左手截取吳淞江。
折流來此一尺枕,指麾巨鱷回濤瀧。
平生性不好長物,舉以遺我嗟無雙。
呼兒快取蘄笛簟,掃除塵榻移當窗。
隨眠置我丘壑里,始信孫郎真枕水。
我生不出長安城,四十二年塵況耳。
領君此枕何瀟然,睡起醒心如一洗。
謝沈次律水枕。宋代。晁說之。 沈侯筆力鼎可扛,左手截取吳淞江。折流來此一尺枕,指麾巨鱷回濤瀧。平生性不好長物,舉以遺我嗟無雙。呼兒快取蘄笛簟,掃除塵榻移當窗。隨眠置我丘壑里,始信孫郎真枕水。我生不出長安城,四十二年塵況耳。領君此枕何瀟然,睡起醒心如一洗。
晁說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馬光之為人,自號景迂生,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及第,蘇東坡稱其自得之學,發揮《五經》,理致超然,以“文章典麗,可備著述”舉薦。范祖禹亦以“博極群書”薦以朝廷,曾鞏亦力薦。晁說之與晁補之、晁沖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 ...
晁說之。 晁說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馬光之為人,自號景迂生,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及第,蘇東坡稱其自得之學,發揮《五經》,理致超然,以“文章典麗,可備著述”舉薦。范祖禹亦以“博極群書”薦以朝廷,曾鞏亦力薦。晁說之與晁補之、晁沖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
百字令 送蔡竹濤游太原和顧庵學士韻。清代。龔鼎孳。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試問懸甕風煙,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極眺高歌偕騎省,指點殘楓剩槲。越石登樓,太真披扇,天湊清狂福。歸來重九,新詞珠定盈斛。
夏夕戲作艷曲。明代。韓上桂。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次韻題計宗道覲親卷。明代。謝廷柱。 巖松挺挺立秋霜,海蚌輝輝放夜光。柳種五株歸栗里,桃開千樹頌潘郎。鸞章褒及循良政,晝錦裁成戲舞裳。莫道云山容耋老,非熊應待夢周皇。
困酒入訶林留宿自公房。明代。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送寬堂赴南外判宗。宋代。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古今同。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