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洛少年花比俊。三十三年,多少看花恨。人物風流淘洗盡。
愁人一個今還剩。
兄弟天涯煩問訊。南海西江,共指吳霜鬢。往事凄涼誰幾省。
風前飛過楊花影。
蝶戀花 前詞浸既成,愴悢無已。再賦一闋,寄仲彝昆季 其二。清代。樊增祥。 京洛少年花比俊。三十三年,多少看花恨。人物風流淘洗盡。愁人一個今還剩。兄弟天涯煩問訊。南海西江,共指吳霜鬢。往事凄涼誰幾省。風前飛過楊花影。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菩薩蠻 其四。清代。陳維崧。 后堂恰與中門近,當時日傍飛蟬鬢。猶記捉迷藏,水晶庭院涼。侍兒前后邏,何計將他躲。匿笑顫花枝,鞋尖露一絲。
又以永錫難老為韻 其四。宋代。劉一止。 長松倚青壁,千歲身不老。下顧蓬艾姿,生意何草草。愿言雨露甘,馀潤及枯槁。耿耿心自憐,得蔭苦不早。
次韻吳學錄春日山中雜興七首 其一。明代。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宋代。范成大。 有日猶嫌開牖,無風不敢上簾。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金剛隨機無盡頌·持經功德分第十五。宋代。釋印肅。 小法勿貪焚,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何用廣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