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斷銀河渡。料不同、寒泉照影,凱風之母。莫以孤鸞疑妾命,羼入一三九五。
將曲曲、文昌重數。何日爺娘成九鳥,向梅邊、桑下鳩呼婦。
郎采艾,病當愈。
長生殿里衷情訴。睨秋星、楊家妹子,八姨休妒。鄧尉山中儂故里,記得山塘孰路。
問四覆、三翻何苦。擬共二郎游五岳,把牙牌、砌作相思譜。
星巖下,伴郎住。
金縷曲 其四。清代。樊增祥。 盼斷銀河渡。料不同、寒泉照影,凱風之母。莫以孤鸞疑妾命,羼入一三九五。將曲曲、文昌重數。何日爺娘成九鳥,向梅邊、桑下鳩呼婦。郎采艾,病當愈。長生殿里衷情訴。睨秋星、楊家妹子,八姨休妒。鄧尉山中儂故里,記得山塘孰路。問四覆、三翻何苦。擬共二郎游五岳,把牙牌、砌作相思譜。星巖下,伴郎住。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寓郭外別業。明代。陶益。 江郭側徑云一隈,石壁歷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慮獄江州晚出潯陽門。宋代。陳舜俞。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過嶺已憐云滿{革登},穿林寧恨露沾衣。自慚訪道來何晚,便好尋真去不歸。本迕朝廷無補報,名山猶幸許相依。
蝶戀花。。黃侃。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認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別緒。無言自向天涯路。不恨飄零無與語。祇怕多情,更為儂辛苦。水遠山長從間阻。人間遙作傷心侶。
擬游慈恩寺用涯翁韻。明代。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