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地獨湖山,滿堂貯風月。歌舞太平氣象,雪回云遏。紅鞋朱帽,隔岸喚船,芙蓉萬疊。人稀到,這清絕。
因思舊事,莊敞平泉宅。莫與他人樹石,對兒孫說。難全晚節,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間,任窮達。
千年調(游葛嶺歸有感)。宋代。王義山。 勝地獨湖山,滿堂貯風月。歌舞太平氣象,雪回云遏。紅鞋朱帽,隔岸喚船,芙蓉萬疊。人稀到,這清絕。因思舊事,莊敞平泉宅。莫與他人樹石,對兒孫說。難全晚節,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間,任窮達。
王義山(1214——1287),字元高,號稼村,宋初文學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豐城)人。精《易》學,善詞賦。宋末進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詩學劉克莊,王士禛《池北偶談》卷一八譏其為“下劣詩魔,惡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庫全書總目》謂其“詩文皆沿宋季單弱之習,絕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類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萬歷刻本、《四庫全書》本。《全宋詩》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錄其詩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跡見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銘、《元詩選》二集甲集。 ...
王義山。 王義山(1214——1287),字元高,號稼村,宋初文學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豐城)人。精《易》學,善詞賦。宋末進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詩學劉克莊,王士禛《池北偶談》卷一八譏其為“下劣詩魔,惡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庫全書總目》謂其“詩文皆沿宋季單弱之習,絕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類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萬歷刻本、《四庫全書》本。《全宋詩》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錄其詩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跡見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銘、《元詩選》二集甲集。
酷暑終轉陰涼喜而歌。。崔榮江。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違久瀺灂水,相逢只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洼盛湯。涼首欣髡發,清身欲褪裳。著紗猶覺厚,剪袖總嫌長。轉似鍋臺蟻,煎烤惹惶惶。念及田桑者,縱橫坼舊創。黍青乏浸潤,蔫卷頓成黃。夏殤青半畝,秋減百斤糧。使憶經荒歲,怛憂斷客腸,莫添餓殍骨,累累漫松岡。幸甚風聲起,密云蔭野荒,重帷堪蔽日,倏忽有旻涼。有待甘霖至,適情滋莽蒼。煬煬終得熄,天地秉如常。
次前韻將歸隱黃山。元代。方回。 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峰插天翠如剪。歸心久落故溪云,柁轉不由船不轉。采茶斸藥呼鄰翁,藉草地寬何不容。挾兔園冊教兒童,菜飽無異祿萬鐘。底須太史占星聚,世人尋覓無知處。海內故人脫相思,江東渭北空云樹。
眾口。明代。郭之奇。 結繩時遠,眾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諛樂疢,諱疾忘砭。誰能響邇,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浣溪沙。宋代。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