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倚銀屏側。偷眼覷、斜陽樓閣,紅絲繡出。訴盡癡情詩一紙,燕子偏能銜得。
生只愿、成灰成骨。似水年華飄泊也,替麝香、青寫愁痕跡。
嘆此事,真凄絕。
歌殘玉樹傷時節。沒奈何、酒澆紅豆,臨波爭擲。文采南朝今渺矣,一一胸前捫歷。
忽聽得、紫簫聲咽。儂是朱蘭難著土,被東風、點點吹成血。
那忍對,伊人說。
金縷曲 其一 記恨,次亞盧韻。近現代。高旭。 小倚銀屏側。偷眼覷、斜陽樓閣,紅絲繡出。訴盡癡情詩一紙,燕子偏能銜得。生只愿、成灰成骨。似水年華飄泊也,替麝香、青寫愁痕跡。嘆此事,真凄絕。歌殘玉樹傷時節。沒奈何、酒澆紅豆,臨波爭擲。文采南朝今渺矣,一一胸前捫歷。忽聽得、紫簫聲咽。儂是朱蘭難著土,被東風、點點吹成血。那忍對,伊人說。
1877.3.5-1925.7.7,字天梅,號劍公,別字慧云、鈍劍,江蘇松江府金山縣張堰鎮(今上海市金山區張堰鎮)人,中國近代詩人。南社的三個創始人之一。他早年傾向維新變法,后來轉向支持革命,與柳亞子、陳去病等創立南社。卷入曹錕賄選事件使他晚年聲名不保,詩文由其弟高基編為《天梅遺集》。 ...
高旭。 1877.3.5-1925.7.7,字天梅,號劍公,別字慧云、鈍劍,江蘇松江府金山縣張堰鎮(今上海市金山區張堰鎮)人,中國近代詩人。南社的三個創始人之一。他早年傾向維新變法,后來轉向支持革命,與柳亞子、陳去病等創立南社。卷入曹錕賄選事件使他晚年聲名不保,詩文由其弟高基編為《天梅遺集》。
有所思。明代。周旋。 悲風起高樹,陰云蔽朝陽。伊人在天末,地遠道路長。駕言欲相就,車敝馬玄黃。秋深氣愈厲,孤雁正南翔。爰附尺素書,以寄我衷腸。飛高影漸沒,蹙刺心內傷。
和朱少府苦雨。宋代。宋祁。 滯淹連春晦,層陰接夜分。驍壺惟發電,愁棟但生云。里突居無爨,官蛙坐厭聞。遙知霖唱罷,客思轉相紛。
白髭嘆。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終輩,終身不得見。
戲答李伯襄 其二。明代。伍瑞隆。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
奉母八首仍依前韻 其八。明代。張國維。 荏冉還家子念寬,閑居萬事總承歡。欲撝曦馭池重浴,肯任春光指一彈。園蓛供甘林筍紫,庭花迎笑海榴丹。朝朝問寢華堂啟,寶鴨祥煙出畫闌。